很巧,大约在李彦宏开始做百度搜索的前夕,我也正好开始了纪录片生涯。
拍过多少片子我自己都不太记得了,其中有央视和地方电视台的外包“作业”,也有大型人文、历史和现实类纪录片,数量最多的恐怕还是地方政府和企业专题片和宣传片,至于只收策划费而不参与制作的片子就更多了。
虽然我的工作是拍纪录片,但平时很少在网上聊纪录片的事,可能就像餐厅的大厨回到家里不愿意进厨房——很多时候如果你太明白一件事往往懒得去说。
今天打开知乎,发现有知友邀请回答问题,点开一看是:“如何评价百度首支纪录片《二十度》?”我平时不怎么看国内纪录片,大多也就是出于职业需要,遇到同行拍摄的作品大致看一看,不会进行过多的评价。虽然看上去国内拍纪录片的人不少,其实这个圈子并不是很大。圈内没人聊的东西,多半也就不会去看。这一次看《二十度》仅仅是因为知乎有人问问题才去搜索的。按着快进键看了一遍,大致没出我的意料。既然有网友问,就说几句吧。
使用必应搜索《二十度》得到的结果并不多,换百度搜索其实也没搜到多少东西,比较多的是明眼人一看就会心一笑的统一口径的宣推软文。百度百科《二十度》应该是百度官方撰写的:
《二十度》是百度创业20周年推出的首支纪录片。二十度寓意为“20年,百度的梦想实现了20%”。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与七剑客成员、现任高管亲身讲述创业始末,道出百度发展来路去途。
网上的文章几乎全都是在对《二十度》的内容进行赞美。我对它的内容其实并不感兴趣,百度对于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我现在写这篇文章用的就是百度输入法。我看《二十度》要看的是:你怎么来讲百度的故事。这也正是每一部纪录片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
《二十度》不能算一部纪录片
不管你承不承认,吐过多少槽,百度毫无疑问是中国人使用最多的搜索引擎。百度发展的历史也几乎的众所周知的,随便搜索一下就有详细的年表。拍一部企业或传记纪录片,如果仅仅是按年表把资料堆砌起来,就不能说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二十度》的问题就在这里。
从《二十度》的表现方式来看,基本上是“资料+采访+解说”的模式。这种模式和传统电视台的访谈栏目很接近,通篇都是在没完没了地“说”。
大道理我就不多说了,既然说百度,还是用百度百科来说事吧: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纪录片的核心为真实。
《二十度》的真实性是没有问题的,素材也都是好素材。但纪录片并不是你把素材摞在一起就行的,你需要对素材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也就是用纪录片语言去讲故事。那些BBC或NHK拍摄的经典就不说了,国内比较好的纪录片如《大国崛起》《公司的力量》无一不是在用影视语言对素材进行再创作。
所以,从纪录片创作的基本要求来看,《二十度》都不能算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纪录片。最多也就是一部访谈录。但如果把它和《杨澜访谈录》去比,它又不是标准的访谈录,所以比较尴尬。
故事化是纪录片的灵魂
百度百科《二十度》对片子的内容简介只有一句话:
《二十度》寓意为“20年,百度的梦想实现了20%”。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与七剑客成员、现任高管亲身讲述创业始末,道出百度发展来路去途。纪录片中还介绍了百度飞桨技术开源背后的故事。
尽管介绍说片子讲述的是“背后的故事”,但从片子结构看,《二十度》从头到尾都是按照“百度编年史”在平铺直叙,从头到尾都是图片和影视资料的堆砌,看不见多少“讲故事”的痕迹。
我在给电视台导演们讲课或给我的公司员工做培训的时候,首先会问一个问题:怎么来拍一部纪录片?接下来我会讲第一阶段应该做什么。在策划一部纪录片的时候,通常首先强调的就是纪录片的故事性。纪录片创作第一步要回答的问题是:
■ 你准备怎样将这个故事?
■ 你从素材中能够提炼出多少个故事?
■ 你准备选择哪些故事来表现核心主题?
某种意义上说,纪录片的创作和写论文有相似之处。论文的逻辑结构一般是“论点-论据-结论”,要求所有的论据或事例要能够支持论点。纪录片的逻辑结构则是“核心-故事-落点”,要求用故事来支撑你的核心,也就是用事实来证实所见。
谙熟纪录片创作的导演,都知道讲故事是纪录片的灵魂。不仅是人文类纪录片,即使自然类纪录片也需要故事化。比如由腾讯视频与BBC Studios联合打造的创新性自然类纪录片纪录片《王朝》,也是通过“单元剧”的形式聚焦五种动物,向人们介绍充满权力斗争、家族背叛的动物世界。
当今国际纪录片的主流,对采访和资料的使用可谓是慎之又慎,越来越少出现让被采访者大段大段叽歪的场景。国内主流纪录片也是如此,比如陈晓卿拍的《舌尖上的中国》,为了不让采访干扰故事的情绪流,甚至直接把采访变成了画外音。
即使你不知道怎么将采访内容切碎了“嵌入”叙述流,至少你应该明白一个简单的专业道理:素材永远服从于主题。
采访和史料不是不能用,是看你怎么用。使用的原则要看素材是否严格指向你的表现目标和核心,不符合这个原则的素材,无论素材多好多感人,都不是有效素材。
纪录片历时10个月的采辑,收录了超过三个半小时的李彦宏独家对话精华,首次曝光了20年来影响百度发展历程的珍贵影像。(《二十度》官方介绍)
《二十度》90%以上的内容都是从上述素材(也就是百度公司积攒的历史资料)中选出来的,也就是说仅仅是对资料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排列组合,把“三个小时”浓缩到50分钟,这就敢公然说是一部纪录片了?我真不知道是百度的问题还是导演的问题。
平衡甲方诉求和纪录片创作之间的差距
百度公司是《二十度》的甲方。通常情况下,政府机构和企业出资拍摄纪录片都会有它的目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甲方诉求”。他们的诉求常常是“大而全”的,也就是什么都想说。
无论甲方的诉求如何,既然是创作纪录片,就应该尊重纪录片的创作规律,才能将影片拍好。要知道对于纪录片来说,绝大多数甲方都是外行,他们对纪录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受众层面。优秀的纪录片导演,会与甲方进行深度沟通,让甲方明白“什么都说等于什么都没说”的道理,解决创作影片的聚焦问题。但《二十度》显然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我通常在一部片子的第一次策划会上就会对甲方说:你把你的目的告诉我,至于怎样达到这样的目的,应该是专业制作团队的事。这样的合作才是正常的。如果什么都听甲方的,必然会出现“外行指导内行”的问题,导致作品最终的失败。这是甲方也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结语
标题的“专业视角”几个字原来是没有的,之所以这么不谦虚,并不是我自己觉得自己有多牛,这都是平台的推荐机制逼的,你不做标题党文章就没有推荐量,就没有人看见的说的东西。这篇文字谈不上严格的议论文,最多也就是意识流类型的随笔,恳请比我还牛的牛人批评指正。
平时码字码腻了,非工作状态也就写写随笔,没想到写着写着又这么多。以一个纪录片从业人员的视角看《二十度》,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摄影的问题、采访景别的问题、用光的问题,还有结构性的问题比如叙述流的起承转合,等等。这些具体的技术性问题我一般不怎么说,因为对于拍纪录片的人来说,那都是基础知识。
♥ 阴山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