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国王迫切想了解人类历史,一位哲人给他送来五百卷书籍,可国王日理万机,无暇披卷,责成哲人精缩。
转眼二十年,哲人带了压缩的五十卷,可国王已近古稀,无力批卷,责成哲人再精缩。
转眼又是二十年,老态龙钟的哲人带着压缩的一本书,此时国王已奄奄一息,这时候哲人只能将人类历史归结为一行字:人降生世上,便受苦难多,最后一闭目,便离世界去。
所以说为什么婴儿总是紧握拳头哭着来到人世间,皆因人间多苦难。待要离去,就可摊开双手,放松肌肉,含笑而去。
就像《人生的枷锁》中菲利普,从小失去双亲,跛脚,寄人篱下,在学校受尽欺凌,决心学画却被告知无此才能,决心学医却遭飞来横祸,炒股失败,一贫如洗,流浪乞食,只是他却充满了悲悯之心,被女子反复欺骗玩弄,却控制不住一次次接济,让读者都有点恨铁不钢的忿意,就是悲悯让他一次次陷入绝望陷入孤立,幸好毛姆实在不忍,最后给他安排了一种大部分人都觉得幸福的人生格局,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安稳度日。
只是大家在自己一手策划的格局度的久了,就像《围城》里的方鸿渐,在嘈杂琐碎的日常中磨损。我们不喜欢循规蹈矩,不喜欢日复一日,我们总是设想出其不意,精彩绝伦的人生格局,但改变的辛劳,现实的疲软,又让我们不知所措,踌躇不前。《麦田里的守望者》里,有一句心酸的话,一个不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死去,一个成熟男人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所以说生活对成熟的人来说更加残忍,不成熟的人可以不爽就哭泣,逃避,尽情放纵。成熟的人只能对酒当歌,哀叹人生几何,面对去日苦多,无处话凄凉,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还得拍拍行囊埋头上路。
而有时候明明被月光温柔相待,却只会对水中的月影怅然。就像《岛》里面的安娜,明明公婆善待,丈夫怜爱,却吃着西瓜看着葡萄,觉得自己在水生火热,自寻烦恼,自讨苦吃。所以说人永远有让自己活在痛苦之中的本能。
虽然我不信基督不信佛,却随着年岁渐长,越相信宿命论,命好命坏,缘深缘浅,都显得无关紧要。才华在你之下者也很多比你飞黄腾达,才华在你之上者也不乏命途多舛。对我们大部分来说,活着是碌碌之辈,死了也无声无息,一抔黄土,一缕青烟就结果了。
所以说心事漂泊,生涯苦辛,无论去往,俱是幻梦
想想在世几十载,人生的枷锁和苦难又无往不在,忧患总多于安乐,欢笑美满总掺杂悲伤和孤寂,若发现一两样能让你欢喜的事,就像茫茫大海中遇见灯塔,渺渺黑夜中遇见光亮,切要弥足珍惜,不可蹉跎。如若想开,为了开心,不恨别离,不怨长久,凡事相信,凡事包容,凡事盼望,生活是不是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