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Leade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8th Edition》 part 5 Situational Approach
从情景的视角来研究领导力可能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Blanchard等人提出的情境领导力(Situational Leadership® II (SLII®),同样是个注册商标)模型。这个模型关注的情景中的领导力,认为不同的情景对领导力的要求是不同的,想要领导得好,就得让自己的风格跟情景适应。
情景领导力模型包含两个维度,一个是领导者的领导风格(leadership style),一个是下属发展水平(development level of followers)——也就是领导者面对的情景(下图):
领导风格(leadership style)
领导风格有两个维度,指令的(directive)—通过目标、计划、检查等方式来促进目标达成,主要是单向沟通;和支持的(supportive)—让团队成员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环境满意,主要是双向沟通。可以看出,这个划分与其他领导力研究的视角类似,也可以看做一个是搞事情,一个是搞关系。这两个维度经过排列组合,也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指令型(directing):高指令—低支持,这种风格总是告诉你,目标、目标、执行、执行、检查、检查,就像拿着小鞭子,一直抽着你;
教练型(coaching):高指令—高支持,这种风格既关注目标的达成,也关注的你的感受和需求,就像一只手拿着小鞭子,抽着你,另一只手还拿着小手绢,抚慰着你;
支持型(supporting):高支持—低指令,这种风格通过不断地倾听、表扬、反馈来帮助你达成目标,给你很大的自主权,就像拿着一个小手绢,在你前进的道路上,给你擦着汗,加着油;
授权型(delegating):低支持—低指令,这种风格非常佛系,啥也不管。
发展水平(Development Level)
情境领导力的第二个维度是下属发展水平,包含了下属“能不能(competence)”与“愿不愿(commitment)”。面对特定的目标或工作任务,下属的能力与意愿可能是不同的,这样,下属也可以分成了四类或四个发展阶段(上图的下面部分):D1—有心无力,很想干,但干不好;D2—工作不值得,有点能力,但不太想干;D3—工作由我不由你,能力在中上水平,但意愿不稳定;D4—我要007,有意愿,还有能力,工作虐你千百遍,还待工作如初恋,每天12个小时,一周7天,完全没问题。
应用
情景型领导要做的就是根据员工的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管理风格。面对一项特定的任务,首先得搞清楚形势,比如下属要完成什么样的目标,目标有多复杂,下属能力够不够,下属意愿够不够,这些问题能够帮助领导者判断下属的发展水平。接下来就要采用合适的领导风格了,据说发展水平与领导风格有个一一对应关系,比如D1对应S1,D2对应S2……,对于领导者来说,关键的是要随时变化,另外,有研究发现,最常使用的风格是支持型,而最少使用的是指令型。
优点与不足
这个模型最大的有点就是亲民,通俗易懂,而且看起来还特别有道理,所以相关的课程与产品在全世界都卖得非常好。另外就是可操作,而且看起来是傻瓜式操作,学了就能用。同时,这个模型还有一些不足,首先就是缺少足够的研究来证明这个模型有用(可能模型的发明者根本不关心,只要看着有用就行了),第二是员工发展水平相关概念含糊不清,比如从D1到D2,能力提升了,意愿却下降了,这是为什么呢?没有解释。第三个是领导风格与下属发展水平的对应关系是咋来的?真的好使吗?虽然有很多研究尝试去弄清楚这个关系,但目前还没有找到证据来支撑这一结果。最多是发现了领导者会对新人给予更多的指令,对于老员工给予更多的支持。第四就是这个模型没有考虑下属的其他特性,比如年龄、学历、性别等。有研究发现学历高、经验丰富的年轻的(而不是年纪大的),女性下属不太喜欢领导有过多的指令和指挥。最后一个是实际操作的问题,如果是一个团队,一个团队中下属的发展水平不一样,这怎么办?如果是一对一沟通,领导可能要弄成人格分裂,如果看团队整体的发展水平,如何确定,又是一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