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阅读《如何阅读》7-10章。其中,第七章:战胜阅读拖延症~读书不再如抽丝,第八章:控制阅读速度~灵活切换精读与泛读,第九章:如何阅读专业文章,第十章:如鱼得水~成为一个阅读高手。
一、阅读摘录和笔记
第七章:战胜阅读拖延症~读书不再如抽丝(6小节)p130-150
通过记住关键词,并且/或者通过边注,可以有效地读出所读的内容。最后把它归档放在有标签的文件夹里。
读那些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事业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有选择地阅读。
抽时间阅读是一个减少阅读堆积量的好办法…不必每天安排相同时间段安排阅读…不定期安排集中时间处理收集的阅读材料…
阅读加速器:s型跨越式阅读
重要提示:阅读节拍器
第八章:控制阅读速度~灵活切换精读与泛读(6小节)p151-170
第七章提示,本章将提到具有超速特性的略读、扫读和跳读。
如果阅读目的是获知材料的要点,那么你就可以加快速度,如果阅读目的是学习和记忆,那么就需要慢下来。
不追求完美阅读,而是尽量控制阅读材料、阅读时间和环境,尽可能的高效阅读。
三大阅读技巧:阅读、扫读、跳读的功能就像换挡超速,被统称为不读的技巧。这三个技巧的关键在于知道何时做以及如何做,同时又不会漏掉可能需要从阅读中了解的。阅读目的与阅读任务决定如何选择阅读技巧。
略读:有选择地阅读,以抓住文章的大概意思。扫读:用来寻找特定的细节,即一个特定的信息。跳读:跳过一些内容不读。
阅读加速器:蛇形移动手指法
重要提示:提高眼球在屏幕的移动速度
第九章:如何阅读专业文章(6小节)p171-184
第八章预示本章关注的是如何构建背景知识和词汇,从而更容易地阅读和理解专业材料。
获取更多背景知识的方法:预览;熟悉陌生的术语;寻找“5w+h”;调整速度策略;回顾。
知道的单词越多,你就越容易提高阅读速度并且理解的好。
阅读加速器:大拇指法。
重要提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寻找不同的方式来体验,这个世界,你经历的越多,拥有的背景知识就越多。而这又反过来帮助你读的更快,理解的更好。计划去一个你从未去过的地方度假;读一些通常不感兴趣的书;看一些自己一般不看的电视节目;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接触他们的背景知识;学习新的技能、参加一门课程等等。唯一限制你丰富你的背景知识的,就是你探索新领域的意愿。
第十章:如鱼得水~成为一个阅读高手(6小节)p185-203
第九章提示这章将对自己的进度进行评估,检验你的阅读速度和习惯。
如果每天读半个小时的书,连续读上两年,或每天一个小时,连续读上一年,就能成为任何你感兴趣权威。
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合作的能力也随着工作团队的出现,而成为职场中必不可少的素质。
在选择阅读时,世界真的就在你的指尖。
自信是伴随着经验而来的。
阅读计划需考虑的三个方面: 阅读意识、阅读与时间管理、阅读策略。
INCORP模型
阅读加速器:两手指摆动法。
重要提示:知识之路始于翻开书页的那一刻。
二、阅读记录&参悟
训练记录
1.第七章训练:阅读文章标题《同命相连》,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39字,理解力百分比为70%,所用策略为预览加空白卡片法。本次训练感觉预览对这篇文章片段不适用,根本抓不到背景知识,反而乱了阅读节奏,完全凭阅读直觉做题,没想到理解程度好于自己的预期(50%)。
2.第八章训练:阅读文章标题《书籍加入电子浪潮》,阅读速度为每分钟692字,理解力百分比为80%,所用策略为预览加空白卡片法。感觉预览对目前的我来说还很不适应,效果几乎为零,感受不到它的好处。训练时的阅读,内心有种想提升理解力的驱动,不自觉地放慢了阅读速度。
3.第九章阅读:阅读文章标题《词的演变》,阅读速度为每分钟675字,理解力百分比为30%,所有策略为预览加s蛇形移动手指法。文章预览后,感觉还是很懵懂,s蛇形移动手指法初始试用,注意力主要被手指如何移动牵引,阅读注意力降低,阅读效果比较差。
4.第十章训练:阅读文章标题《四月愚人节》,阅读速度为每分钟684字,理解力百分比为70%,使用策略为预览加两手指摆动法。仔细体验,训练阅读时,心态比较激进,心绪不宁,阅读状态不佳,尝试使用新的阅读加速器,还不是很适应,阅读速度不理想。
收获&参悟
这几章读下来,认识到就一个简单的阅读,原来可以有这么多方法!这些人的脑袋怎么就那么会思考、会总结呢?
“知识之路始于你翻开书页的那一刻”,“在选择阅读时,世界真的就在你的指尖”,这两句话极大地震撼、鼓舞了爱读书的我。如果说曾经还有一丝丝的困惑、疑虑,现在已经是拨开乌云见青天了,有一种恍然醒悟、醍醐灌顶的感觉。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其实之前,可能也曾遇见了什么样的人、事,也听说过相类似的话,但因为自己还没有到达那个层面,所以你不一定能够体会到其中深奥含义,听不懂也不明白!只有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人事和刚好的你,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都刚刚好。
收获最大的一个心路历程,就是树立了一种不怕输的信念。曾经遇到新的事务,总是担心做得不够好,担心做得不够完美!其实从骨子里分析就是输不起,怕输!通过最后几章的训练练习,终于明白,可以不求一时的完美,可以不断尝新,然后不断总结,不断挖掘,可得到多角度、最大的收获。这也就是刻意练习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