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词云:"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五月五,又是端午节,江南水乡的梅雨季节,应该是雨水连绵数日,而今年端午节晴空如碧。我喜欢在夏雨倾盆中,听着雨声,回味端午节的味道,会诗意倍增。
端午节的由来,大部分人的认知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汨罗江上水茫茫,离骚唱罢又九歌,国殇九章惜往日,湘君涉江悲回风,惜诉天问思美人,纵身入江仰天笑,诗歌灵魂万古扬,屈子纵江两千年,千载英魂荫华夏,龙舟竞渡又裹粽,悠悠我心把君吊。
在吴越之地,端午节的由来,还一种说法是纪念春秋时吴国的午子胥。一夜白头过昭关,夫差一怒子胥亡,吴京东门双目悬,马革裹尸入胥江,吴地千古君名扬。
在吴根越角的嘉兴,端午节的民俗活动特别多,一年一度的端午民俗文化活动在南湖滨展开,裹粽子,竞龙舟,掼牛,挂艾蒲,做香囊,点雄黄……
我是好吃之人,端午节离不开美食这个主题,舌尖上的舞者,对美食的热爱胜过一切。在江南水乡,端午节的美食,餐桌上离不开"五黄",黄鱼,黄瓜,黄鳝,咸蛋黄,黄酒。有菜得有酒,江南水乡人酿造的黄酒,淡淡的酒让我不知不觉就物我两忘,醉意顿生。
黄鱼,产自东海,去鳞去内脏,洗尽,配以姜丝,黄酒,酱油,盐,鸡精,浇少许菜籽油,大火清蒸10一15分钟,撒点葱花,一道鲜美的清蒸黄鱼出锅了。原滋原味,入口肉嫩细滑,色味俱佳。也可用油煎加以酱油红烧,浓油赤酱,口感厚重而不失鲜美。
黄鳝的烹饪法,有大蒜仔红烧鳝筒,洋葱红烧鳝丝等。我却认为黄瓜和黄鳝是烹饪中的绝配,黄鳝在菜场找人,去黄鳝头,去主骨,去内脏,剐片。回家不用清洗鳝血,清洗后会失去鳝鱼的鲜味,用刀背轻轻的敲打鳝片,手法均匀,鳝片敲打后会收缩,从而增加鳝片口感的弹性与筯道,切段。配以大蒜仔,姜丝,小泰椒,黄瓜去皮切片备用。
鳝片在油锅中大火爆炒,加盐、大蒜仔、姜丝、小泰椒爆炒几分钟。浇黄酒,加酱油,待鳝片香味溢出,加黄瓜片、少许老干妈豆鼓,翻炒数分钟,加水大火煮沸,再改小火炖数分钟,加鸡精,葱花,紫苏叶调味。一盆黄鳝烧黄瓜出锅,让你口齿留香,鲜美无比,让我舌尖上的味蕾全部绽放,其味无穷,让我欲罢不能。
咸淡黄,取水乡的土鸭蛋,用古法淹制数月,洗尽蒸熟,去蛋壳与蛋白,那咸蛋黄,松疏爽口,赤油流淌,让你口齿芳香四溢,配以白米粥,让我瞬间满足,手指留香,食欲倍增。
在嘉兴过端午节,当然离不开的是粽子,各种各样的粽子,肉粽,蛋黄粽,栗子粽,赤豆粽,豆沙粽……品种繁多,数不胜数。一盆盆酱汁拌好的糯米,一片片刚清洗过的箬叶,清翠欲滴,带着竹子般的清香,包裹着糯米与土猪肉,大火蒸熟,咸甜适中,肥而不腻,让你大快朵颐。
我大约有十六年没吃过嘉兴的粽子了,二十年前在嘉兴某老字号粽子厂工作,吃够了各种各样的粽子。离开该粽子厂后,就对粽子有了某种抵抗力,每年端午节不吃粽子,平时更不吃粽子,这种抵抗力怎么来的,我说不明也道不白,也许是当年吃腻了,也许是我的肠胃承受不起这样的美味。
嘉兴再美味的粽子,也不及母亲包裹的粽子,那是儿时的记忆与味道,那熟悉的味道儿,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在千里之外的母亲,这几天肯定忙碌了,张罗着包粽子哩。
记忆中,端午节前几天,母亲用稻草烧灰后,用草灰泡开水,沉淀一晚。取金黄色的草灰水泡制自家产的糯米,让每一粒糯米都饱吸着草灰水的清香,把一张张粽子清洗干净,把一根根棕榈叶撕好。用清翠欲滴的粽叶,包裹着饱吸着草灰水的糯米,或加以赤豆,红枣,用翠绿的棕榈叶捆扎,扎出一个个锥形的粽子,有棱有角,极其精致。
棕榈叶上扎得差不多三四十个粽子时,母亲提起棕榈叶的柄,一提棱角分明的粽子悬在空中,像一个个风铃在母亲的手中晃动。
粽子入大锅用煤火煮沸,再封煤炉通风口,改小火慢煮,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香味,是粽香,是米香,是粽叶清香,是草灰水的香味,这才是故乡端午节最浓的香味。
那沾了故乡稻草清香与粽叶香的粽子,剥去粽叶,用一根筷子戳着,香糯酥软,沾上白糖,吃一口粽子,沾一次白糖……那甜味儿让我垂涎三尺,这熟悉的香甜味常常入我梦中,这一梦做了二十几载。
今天,手捧一杯淡黄酒,望着满桌的佳肴美味,回味端午味最浓,最浓之处在千里之外的故乡,那里是我味蕾绽放的地方,那里有我舌尖上跳舞的回忆。
2018年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