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已经看完有一段时间了,一直想记录下自己观书后的王安石,但却未曾下笔。因为他是王安石,一个自己所未曾了解的拥有“另一面”的王安石,一个我眼中“不一样”的王安石,觉得以自己的了解、感觉和能力无法去诠释他。
面对大宋王朝的重重危机,新即位的年轻皇帝宋神宗打算革除弊政,重振国威,他需要一场革新,更需要一个帮手。才华横溢的王安石登上了变法舞台,他网罗改革派人才,成立推动变法的相关机构,一系列新法迅速展开。不料改革愿望虽好,执行起来却弊端不断,反对派群起而攻之,王安石两度罢相……易中天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展现出“不一样”的王安石。
印象中的王安石永远是那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学家,无论诗、文、词都有杰出的成就。他的“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脍炙人口;他的论说文,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他的短文,直陈己见、简洁峻切、短小精悍;他的词,或抒写情志,或阐述佛理,写物咏怀、淡远淳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别的情致世界。“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因为他的诗词文章,在自己的印象中完全忽略了他是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即使在读《苏东坡传》时,也未曾关注,即使苏东坡的宦海沉浮和错综命运与他息息相关。
王安石所处的时代真的是群星璀璨的时代,即使不谈欧阳修,也有司马光和苏轼,他们以其在文学和艺术的各自领域中的卓越成就,成为两宋文明的骄傲、标志和象征。全书通过四个章节,由变法的开始实施失败,将王安石的荣辱沉浮融入其中,生动展现了王安石的一生。
认真品读王安石的变法内容,不得不为他的理念而折服。机构改革,设“制置三司条例司”,统筹财政,制定国家一年收支;颁布市易法,以达“通有无、权贵贱、以评物价,所以抑兼并也”。改革税赋。方田均税,按照土地肥瘠分五类,制定税数,清除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农民负担;均输法,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从便变易蓄买,以待上会”的原则,意在省劳费,去重敛,减少人民的负担;青苗法,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募役法,使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同时,新修水利、军队改革、改革科举唯才用人,每一项改革都有它的可圈可点之处,每一项改革都很难想像出自于九百年前王安石之作。也才发现,“国家贷款”也是王安石的手笔,如若放在如今的时代,他应该还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
王安石一生志向明确——“矫世变俗”,也为此而不断的努力,他的变法从大义而言始终是为了国家、为了民众,但是变法最终却偏离初衷,以失败告终。在抛开变法与权贵豪强利益冲突的原因,在抛开有司马光等守旧派强烈反对的因素外,王安石的处事风格与性格特点也是造成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
正如太皇太后说:王安石是有才学,但是人缘太差。当变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民间已是怨声载道,神宗皇帝心乱如麻,而王安石却表现出没心没肺的满不在乎,居然说:“灾害是常有的事,就连尧舜和商汤也无法避免,只要修人事以应天灾就可以了,不足为虑”。无论神宗皇帝怎样着急,王安石都是无动于衷。这不得不说,王安石是孤傲、执拗和自以为是的,完全忘记了,他的所有不仅仅是他具有才情,而是皇上的宠信与支持。同时王安石还是那种“为了主张和主义可以放弃一切的人(这一点其实挺佩服),其中就包括生活情趣和个人享受,也包括私谊和朋友”。这就导致了从老师到学生,从朋友到同僚,从举荐他的人到他举荐的人,最后都站在了他的对立面,支持他变法的人越来越少。
在改革路上,所有的方案设计都是理想化的,一方面最大的难点在于执行,尤其是人的参与与支持,另一方面,在推进的过程中,要及时关注问题,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修正,而不是一意孤行。不知当时的王安石在面对发生的一切时是否有这样的意识,是否曾有过反省。试想,如果当时王安石审时度势,正视自己的错误,及时改进修正,也许历史将被改写。然而世间没有“如果”,历史也不会倒转,一切都不可挽回。
自己对这段历史没有研究,对王安石除了诗词也知之甚少,只能就这本书而观之,对于王安石的褒贬也无从评论,也不能评论。但是对于他的笃志与执着,以及创新的思想理念,还是深深怀有敬意,有很多是今人所能借鉴的,因为有变革才会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