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18年9月10日)
韩愈的《师说》种曾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一则是教师称呼的滥用
教师,在人们心中一直以来都是神圣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很多吟咏歌颂师者的名句,现在已不大能记起。而现在老师这一称呼被随意滥用,无论是不是对学业有所帮助或者指导工作学习的,在同一行业不认识的同事之间也随意称为xx老师,坦白说,这些八杆子打不到的人与你的人生根本毫无交集,只是出于礼貌而已,但冠以老师这一称呼未免过重。如果人生路上每一个遇到的长辈、同事、领导都要以老师去称呼他们,这是对他们能力的高看还是我们对教师这一职业有所误解。
二便是师者的人格操守
今日在凤凰网读书上看到教师节正文文章,短短几则故事便将自己带入其中,为何能有这么多感悟,说白了那是因为自己曾经亲身经历过。为人师者,首先做人,不求做好人、名人、富人,但至少要有做人的底线和良心。求学多年来,我的身边也遇到过无数老师,有严厉的,冷漠的、温柔的、博学多知的,一窍不通的,趋炎附势的,兢兢业业的,任劳任怨的也有三心二意的......
但留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小学四年级时遇到的数学女老师,中等身材,圆润的身躯,齐耳短发,说话总是吊着嗓子,听起来有些刺耳。不可否认的是但是她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巧比起当时学校那些中小学学历的教师高跟多,但她并不讨学生的喜欢,原因便是脾气太差,大小事都随意大骂学生。但是自己并未亲身经历过,所以对于道听途说的消息也是抱怀疑的太多。但四年级上学期的一堂课彻底改变了我对这位老师的看法。因为上课途中,我与同桌随意说了一句话,她便从讲台上从下来占到我面前,让我从座位上起身,揪住我的鼻子拧了几下,现在已完全不记得那种痛感,但我却深深记住落在自己身上那些嘲讽、看客的眼光。不善言辞的我虽然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担任班长一职,但我从不随意开口,这便是内向性格导致,更害怕站在人群中显眼的位置。而这些意外却让我第一次以不光彩的名义站在全班同学面前,甚至要看着鼻涕和眼泪哗哗留下来却不能用手去搽。让自己气愤和难以忘怀的并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举动对我的羞辱,更有教师对于权贵之间的攀扯。我的同桌爷爷便是学校的校长,当时明明我俩在课堂上都讲了话,可数学老师只让自己当众受罚。
这一经历一直便随着我升入中学和大学,我迟迟难以忘怀,无法和解的原因只是觉得失望
还有便是中学时因为父母关系在初二时转入镇上的一所中学,但当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并不喜欢我。一来是自己成绩在八十多人中只算中上,二来便是转学是借用的某些人际关系,这便让我在这群老师中留下不好的印象,一直将我视为关系户。尤其是初三上学期为了备考升入县城中最好的高中时,学校特意从600多名初三学生中挑选60人成立一个实验小班,重点培养。虽然我刚好以倒数的名额进入这个实验小班,但在当时班主任心中,我依旧是关系户。在某个秋日的下午,在教室外的琵琶林中背书时,我偶然听到班主任和班级中的三个男生谈话,这些话现在回忆起来仍然还是一把剑直直刺进心窝。虽记不清原话,但我仍清楚记得大意,无非是班主任告诫三个男生千万不要让我这种关系户考上高中了,而他们没上。当时听到时,说不清心中是什么感觉,但年少气盛的我只记得在每次想要放弃的时候都把这段话从记忆中掏出来,告诉自己一定要让那些看不清自己的人等着看笑话。
从未想过初中时这一段话和这一段情景在大学时竟然还离奇般上演了,真是讽刺。大学时成绩并不出众,外貌一般,留给辅导员的的印象似乎为零。仅有在大四毕业晚会时与导员有过为时5分钟的交谈,而这段谈话内容竟是:辅导员当着全班45人的面问我,我怎么会考上了xxxx大学。其他考验的人都失败了,为什么我竟然能考上专业排名第一的这所学校。鬼知道当时我怎么回答他的,但现在想起来心中还是一股不平之气,即使作为一株杂草,我也有承接雨落和阳光的权力,我也有茁壮成长的权力。想想大学四年,导员从未记住我的名字,即使是自己获得奖学金时也没记住,在毕业时我俩都给双方留下了一辈子忘不掉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