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效能感就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能用自己的能力做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再简单就是:我能行。
这一概念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但至今关于自我效能的概念界定并非十分明确,特别是在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分上,因此也给自我效能的测量及其应用研究带来了困惑。
一个孩子想要一个玩具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一种是大人的帮忙,很轻松的拿到他的面前;第二种就是自己连滚带爬,半天才拿到自己想要的玩具。虽然两种方式孩子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玩具,但第二种方式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就强。
怎么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孩子越小对自我效能感的培养越好,一方面孩子的使命感比较弱,即使真的失败了,对他的人生也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不像大人结婚、生子等,那个决定错了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孩子对失败的挫败认知不强,那件事情失败了,一会就能过去,就又会很开心玩其他的去了。
当他们靠自己的力量失败了,对于我们达人来说要化解也很简单,因为现实的意义并不是很大,只有孩子心理的挫败感。但他们按自己的意愿成功了,自我效能感就会很强,对孩子的生本能就会增强。
当然,很多事情孩子是自己做不了的,比如该上什么幼儿园,被霸凌了怎么办。这时就需要我们大人的帮助。
但总体上,只要孩子能做的事情就让他们去做。试着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想要的。结果是,我们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就会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当他们真正遇到现实意义很大的事情时,他们可以借助自我效能感的支撑去化解。
大人怎么培养自己的自我效能感
我们是大人了,如果做错了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该怎么办呢?办法至少还是有两个:
第一:试着去做一些挑战小的事情,即使失败了也不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我现在重入职场,事先我有预想如果失败了会如何,打不了还是回到原路,不会对我造成很大的伤害,但一旦成功了,我的人生就会更精彩。并且,不论我成功与否,我的经验和能力都在增强。
第二:如果挑战来临时,我们还没有准备好,这时的打击应该超出自己的想象。这时就要告诉自己:有时间这回事,只要我不断的坚持下去,我肯定会成功的。
这个时候,你可以找些能给自己支持的朋友、家人。我觉得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好像没有孤军奋战过,无论什么时间总有那么一个朋友在身边,告诉我:亲爱的,你在进步,只要你坚持,你肯定会成功的。一直再给我传递支持、鼓励和认可。
无论是孩子还是自己,我们都能找到增强自我效能感的方法,也就是说:只要你想做一件事情,方法总比问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