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译文:
从前尧问舜说:“我想讨伐宗、脍、胥敖,每当临朝,总是放在心里感到不安,为什么呢?”
舜说:“这三个小国的君主,就如同生存在蓬蒿艾草中间一样,为什么还要放在心里呢?从前据说有十个太阳同时并出,普照万物,何况道德的光芒更胜过太阳的呢!”
我来读《庄子》
“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舜以此答尧所问。意思为尧之德之光芒胜过了太阳,何必忧愁犹存蓬艾之间的三个小国君主。
在舜看来,尧之德堪比太阳,甚于太阳,德之恩披比于天地四方,老百姓安居乐业,各部落诸侯都心悦诚服,尧之不释然实在杞人忧天,自寻烦恼而已。
中国自古就提倡以德服人,以仁爱人。
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把德放在学、义、善之前,可见德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周公治理国家,无有监狱,以地画圈为牢,世人皆服,实为周公高德而百姓服。
因而孔子尊周公,曰: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我们常论:先做人,再做事。做人是用来修行的,我们用道德来指引我们的心,何事可做何事不可做,何事必须做,何事不能做。
以德服人,以德处事,学一学古人,振一振而今之风气,也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