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去大西北出差,作为一个吃货,自然不能放过当地的特色美食。
其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在兰州品尝到的“甜胚子”。
尝第一口就被它征服。
甘甜清冽,略带米酒香。
在这个盛夏,喝一口,说不出来的舒畅。
当然对它印象极佳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让我想起了家乡的“醪糟”。
虽然原料有些区别,但制作原理和口感竟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有一点记忆中熟悉的味道,更多是不同的口感体验,让人觉得亲切,又倍感惊喜!
从原料上来说,家乡的醪糟是用糯米加上大米混合制作而成。
而这个“甜胚子”的原料是:燕麦,也有一些说是用莜麦。我吃的就是是燕麦做的。
口感上来说,甜胚子更鲜甜,犹如甘泉。冰凉冰凉的,消渴解暑。而燕麦粒也很有嚼劲。
而醪糟闻起来更醇香,酒的浓度更高一些。但稻米一般发酵以后,变得很软烂。没有韧性,嚼起来会有一点酸酸的。
吃的方法上,甜胚子是用发酵好的燕麦,加上凉白开做冷饮居多。
而在我的家乡,醪糟大部分是热饮,水中放入适量的醪糟,一起烧开再喝。而里面多半会加入鸡蛋。或者汤圆。
做成鸡蛋醪糟/醪糟汤圆一起食用。
而醪糟鸡蛋也是刚刚生产完后的妈妈们必备餐后恢复食品。可以补气血,温补脾胃,还能促进乳汁分泌。
如果说醪糟更多被当做一种营养佐餐。 那甜胚子更多被当做一种甜品吧!
还记得家乡制作醪糟的时间,大部分是在过年前开始。
糯米并不是我们的主要农作物。所以只会在稻田里,劈一小块地,种上一些。
产量也不高。记忆中,糯米大概只有在端午打糍粑,和做醪糟的时候派上用场。
也并不是家家户户都会种点糯米的。
因此到了年前,种糯米的那家,便会变得异常热闹。
邻里乡亲都会拿了自家的当年新稻米来换几斤糯米。这是有比例的,比如一斤糯米换两斤大米。
具体的比例已经忘了...
我家也是属于每年种点糯米的,所以年前一段日子来换糯米的每天都有,有些不太地道的乡亲会拿了成年的旧米,或者次一点的大米来换。被家人发现,也最多私底下嘟囔两句。
还是把上好的糯米换给他们。
醪糟是用糯米跟大米按照一定的比列混合制作。不同的比列,制作出的醪糟的味道也会有些差别。
洗干净上蒸笼蒸到8-9分熟的样子,然后摊开晾凉,均匀拌入酒曲粉。最后装入缸中,盖上棉衣,捂起来。
3、4天就好了。
每到过年串亲戚的时候,客人一落脚。主人家就先赶紧煮上一锅醪糟鸡蛋待客。
大家围坐一团,喝一碗缓解旅途的干渴和疲惫。酒酿香和着欢声笑语,很是热闹。
西北的甜胚子制作的原理也都是差不多的。
有时候就感叹劳动人民的智慧,即使相隔千里,粮食不同,也总是能天时地利
的发挥出它们最美的味道。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感觉自己对美食对吃有特别的情感。
大概在我的眼里,没有什么比这更有烟火气,更能代表农人的智慧。
一种味道就是一种文化,一种传承,一个家庭温馨的记忆。
那些一道道工序,是历经日子的沉淀,用岁月发酵出来的味道。
那些味道,一代代传下来。不骄不躁,不紧不慢,细细打磨。
一家人一起品尝最后的结晶。那是时间最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