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的通知,明确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
很长时间以来,如何让学生放下手机似乎已经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其实不光是手机,早在20年前,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时候,家长对网吧的深恶痛疾与此时对手机是一样的。
学生为何对手机情有独钟?其实和手机无关,归根到底,无非就两点原因,一是网络本身,环境乌烟瘴气,内容良莠不齐,诱惑性极强,绝不亚于毒品;二是学生自己,好奇心强而自控力差,对网络的利害关系认识不够,极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诱导而沉迷其中。
因而,如果仅仅是限制使用手机,而不对网络环境及内容进行净化和整治,如果仅仅将学生与手机生生分离,而没有有效的机制去教育引导,那所有的管理都只能是一厢情愿。
对学生手机问题,堵不如疏是一个共识。当前形势下,堵为辅,疏为主,我觉得教育部的这份通知也是如此,既有强制性的“堵”,也有人性化的“疏”,既有对学生自身的使用要求,也有对家庭的监护要求,还有对学校的管理、引导要求,以及对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监督要求。这正说明,学生使用手机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问题。
限制学生使用手机,不如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手机。所以,如何堵?如何疏?手机使用的管理如何细化?
笔者认为,首先,在“堵”上,要制定可行的手机使用规范,就像我们的日常行为准则一样,让学生使用手机有个明确的目的和相对的约束,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
对于学生因使用手机而出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主体,在校由学校与老师承担责任,校外的责任需要家长承担,但是,无论校内校外,学生自身必须要承担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后果与责任。
对此,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参考。
在美国,将手机和学生成绩挂钩,如果学生违规使用手机,那么第一次,相关成绩降半个字母(比如考A的降为A-),第二次则会降一个字母,必要时可以要求学生离开教室,如果学生拒不配合,则会请校警配合强制其离开。
法国在《教育法》中有法令,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教学活动期间及校内规定场所内禁用手机。德国官方则提倡学生使用专用手机,韩国也是,家长会给子女买只能拨打电话的“学生手机”,或者办理低流量、慢网速等手机套餐。
我国是否也要考虑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立法,对于违法使用手机的未成年人,监护人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个人想法。
其次,在“疏”上,一是要进行网络净化,给学生一方网络净土。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学生虽然通过管理养成了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但是如果网络环境差强人意,那再好的习惯在网络面前也是不堪一击。德国就制定了《阻碍网页登录法》等许多涉及儿童使用手机的法律法规,有网络警察24小时实时监视,一旦发现有不健康网络,立即屏蔽,给孩子健康使用手机“保驾护航”。
二是教育引导,让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学校可以设置相关课程进行手机互联网的教育与引导。大多数学校都开设有计算机课程,但基本都是一些譬如Email、Word、Excel等电脑操作的技能性教程,对于网络的使用与管理、尤其是对于智能手机的使用与控制方面的课程则是一片空白。而德国的一些学校会专门设有手机管理课程,给孩子们讲解怎么样合理使用手机,这对我国中小学甚至大学的手机管理也是一个借鉴。
三是培养兴趣,让学生有个正当的业余爱好。人们常说,孩子沉迷手机多半是因为家长缺乏陪伴,其实不尽然。陪伴是必须的,孩子们需要被爱,但同时,更需要正当的爱好。有了爱好,闲暇时光才不至于寂寞无聊,才不会到网络上去打发时间。当然,最好是有个特长,这样才会有自信,在学校在家庭都会有存在感,才不会去虚拟世界里去寻找存在感。
堵也好,疏也好,表面上管理的是手机,实际上是网络、是娱乐。以前家长和电视抢孩子,后来和电脑、和网吧抢孩子,现在又和手机抢孩子,以后又会和什么抢呢?
一个时代,一个产品,这是科技进步的副作用,也是家庭及至社会的烦恼。
但是,不管怎么样,如果我们有一个放心的网络环境,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对手机拿得起、放得下,那我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亦舒在一篇小说中有一句话,与手机无关,但道理是一样的:“从来无人向少女讲解如何运用金钱或是怎样选择结婚对象,这些难道不比‘龙卷风’如何形成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