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看到,陆续有几位中学同学用简书这款APP发表自己的文章。从图文界面上来看,和微信公众号区别不大,但具备评论和文末打赏功能(似乎还兼备群落社交属性),这就比公众号强多了。我的微信私人公众号用了大半年之久,至今也没给我开通这两项。评论是作者与读者展开互动的渠道,是产生激励作用的源泉,如果能够打个赏,当然是锦上添花喽。
几位先后开通的好友都是中学同学,这让我觉得有些意思。为什么不是现在的同事或大学同学呢,与他们相比,中学可是更遥远、更单调的一段时光啊。
几年前的一个春节,中学同学在老家组织毕业后第一场大规模的聚会(似乎是22周年),而我远在北京。1300公里外的聚会突然激发起自己的怀旧之心来,关于中学同学的回忆像泉涌一样,不能当面叙说而只能通过文字得以宣泄。我想,很多陈年往事是需要时间的发酵才会在某个时间点、借助某个契机成为可以享用的美酒的。
之后在北京的一次聚会上,我对发起和组织那场同学会的何会长举杯表示感谢。我说,正是这次聚会点燃了自己动笔用文字纪录同学、亲人、朋友的兴趣。回看这几年留在QQ空间的小文,聚沙成塔,竟然也有130多篇。
有鸡汤文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其实,大多数人经历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但是,如果有一颗淡然的心,一双善于发现的眼,一支能够纪录的笔,平常的日子里也有精彩动人处,也能看到得诗和远方。因此,需要给这句话再插入四个字——“要么纪录”。
譬如我这三位中学同学。
WW,法律人,刚刚从某部委辞职的处级干部。我喜欢他不事雕饰的文风,娓娓道来,清新可人,也羡慕他现在的生活状态,自由而又充实。他正在陆续整理和发表援藏三年——一段丰富珍贵、苦乐参半的经历——期间的文字。CH,高中时代的女神级人物,是当年令我寤寐思服的窈窕淑女。在《三位写过信的女生》一文中有关于她的详细纪录。作为女性,其文笔细腻、翔实、优美,描写内容多为故乡、旅游、亲情和黄梅戏。另一位女同学OU,主要写诗,我只能说,我看得懂的都觉得好,看不懂的则不敢妄评。这也是我对当代诗歌的大体态度——敬而远之。前几日《新京报》纪念已故诗人张枣,提到其成名作《镜中》,我看不明白,于是找网络上的点评,仍然如坠五里雾中。当代诗歌令人视为畏途的程度能够匹敌小学奥数。
不过,因为他们对文字表达与分享的执着与喜爱,我便觉出有几分不俗,虽然我们交流甚少甚至多年不见,但在各自不相干的生活中似乎又有那么一点共同点。所以,我也加入简书,此为简书第一篇。
WW和CH在简书里的名字分别是“春风化雨拂清尘”和“风中有道雨做的虹”,干脆我也来一个带雨的——“杏花春雨杨柳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