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雪漠心学在社会主义文化中的融会作用
中华民族已进入全面复兴时代,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为人所认可与重视,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并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坚守之文化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为坚定之思想指导,整个文化都要立足于中国的现实国情,把握时代脉搏,面向世界和未来,造福人民大众。
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与马克思主义共同熔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呢?两者如何共同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原本就不是相互割裂的对立的两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发展的沃土,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发展方向的明灯,二者之间具有潜在的共融性,因为一个民族的发展既要扎根于沃土,更要一个向上的指引和更高远的空间。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整合精髓,雪漠心学凝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几个核心特质:一是追求大善的理想;二是注重经世致用的社会实践;三是具有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的适应力、创造力。令人略感惊奇的是,这些文化的核心特质,同样也在马克思主义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只不过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因此,雪漠心学凝练出的文化核心特质,正可以起到融汇结合的作用。
(待续)
附:作者介绍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学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文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人文导师”。曾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2015年中国品牌文化十大人物”等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野狐岭》《深夜的蚕豆声》《凉州词》“大漠三部曲”(《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诗集:《拜月的狐儿》;文化著作:《一个人的西部》《大师的秘密》(8卷)、《佛陀的智慧》(3卷)、“光明大手印”系列(10本)、“雪漠心学大系”《文化传播学实践教程》《雪漠心学概论》《雪漠智慧课程》等;文化游记:《匈奴的子孙》《堂吉诃德在北美》《山神的箭堆》《带你去远方》。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第六届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2004年度“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第二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连续三次获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作协颁发的“黄河文学奖”;入围“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三次入围“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