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利用差不多半天的时间,做了周计划(20161212-20161216),已经落实到每一天,算是比较详实了,目的是看看短短1周的计划能否按质按量验收,为2017年度计划做参考。
之所以利用半天时间做1周的计划,是有感于一句话,而且是在我身上反复验证的话:
——如果1周的计划做不好,年计划一定做不好。
想想过去的几年,每年年初都信誓旦旦的给自己做了“宏伟的”年计划,而每到尾牙,基本上会“毫不意外”的会出现一个年初计划与年尾结果的“鸿沟”,然后就会出现各种自责、焦虑等情绪,甚至对自己越来越不自信。
从一周的执行结果来看,虽然已经计划到每一天,但还是没能100%的完成计划,但比没有明确计划的日子好了很多,因为计划就像海上的“灯塔”,它会引导你前行。
本周的训练,几点经验分享。
| 定制的目标,务必可以达到
本周计划做4种材料的市场调研报告,虽然并不是那种比较专业的报告,但基本的信息(技术、工艺、市场、竞争、价值链等)应该具备。当经理过调研的过程会发现,单就1个产品的调研估计至少需要2天时间,加上本周又有1-2天的出差,结果可想而知。
补充一点,所谓目标务必可以达到,对于我这种普通人来说,标准有两个
1)已经有人做到了
2)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异
可能有人在1天内做2个报告,可现实是我与这样的牛人还有很大差距。
| 把完成目标当成刚需,不给拖延找借口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面临选择。此时此刻,可以选择刷朋友圈、看有趣的段子,为什么要去执行清单上的任务?方法只有一个,把列在清单上的计划定义为刚需!
这一周,在没有完成计划的前提下,仍然花了很多时间做一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或者更倾向于选择舒适区里面的事情(如看手机、聊天等)。想想还是和没有把计划定义为刚需有关。如果这件事像吃饭一样刚需,没理由不去做!
| 多任务交替时,逻辑与效率比较关键
很多项目,是串联关系,必须做完A,才能开始B;或者做完A可以更好的做好B,那就要梳理清楚逻辑关系体现在计划里。
关于效率,每天我们面临琐事很多,如果在做一项需要非常专注的任务时,不断的被打断就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完成。最近尝试在做关键任务时,一方面用“番茄钟”定时的方式提醒自己;另一方面,期间拒绝接听电话和会客。事实证明效率可以大幅提高,而每天如果有2-3个小时的高度集中时间,也能做很多事情。
| 行动清单与工具,可以时刻提醒+提高效率
每天我会把计划分配到以下的A4 纸工作法,这样一目了然,每天确定和计划相关的最重要的三件事,还有日程表、不同场景下要做的事情等处理紧急事务。
此外,还借助了一些app,如日历、OmniFocus等辅助提醒、完成计划。
目前,很多计划已经成为刚需,如10000步/天,冥想,健身(keep或健身房或小区)等就像吃饭一样,定点去做,逐渐成了一种习惯,这些都不需要刻意的去做计划了。
相信,把列入的计划进入到这个循环:刚需——坚持做——形成习惯,只要方向、方法得当,达成目标是水到渠成的事。
再经过1-2周的调整与验证,希望能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2017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