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幻想,始于营,后立于渊。
问曰“取竹何意?”
“初取其强及长极快之意。”
对曰“汝不知,快因其中空乎?”
“知矣,然心有所向,志在高远,又恐时之不足,故欲取其快。”
对曰“是故,为快而弃根,宛如水中浮萍,漂泊无定矣。然,如复取‘幻想’,此乃何意?”
“心有所向,然不知何往,志在高远,不知所从。觉迷茫,无定向。而又有感,体有束缚,思无界矣,欲从之。故取幻想,因迷因茫,因有渴望。”
大笑曰“有趣,竹空,幻想空,可谓空空也。乃有意为之,亦或巧兮?”
“有意无意,皆源于心。是心有所感,亦或心有所向。其中真意,彼时惑,此时明焉。”
对曰“善,由内及外,是故言行由心。敢直言,实面心焉。言及此,欲更号乎?”
“不更。”
笑问曰“空空焉,不更乎?”
“错即错矣,彼时误,此刻已明,心明则行正,足矣。空即空矣,彼时空,此时空,寻充实之道,将不空,可矣。”
对曰“错能改,善焉。”
“然,尚未改。初明此道,蹒跚学步,如履薄冰。且,此道荆棘遍布,道阻且长。又,道外乱花迷人眼,春风惹人醉。恐己不坚,复又错矣。”
叹曰“呜呼哀哉,正道孤矣。”
“哈,孤乎?曾孤矣。然今立于文渊,前辈相伴,我不孤矣。”
抚掌笑曰“幸甚。”
“然。是故,仍留空空之名,作戒之言,戒空,求实。慢则慢矣,吾心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