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曾说:“不知道死亡的人真是可怜虫!”周国平则补充道:“只知道死的人也是可怜虫!”
这个有点意思。
一个是著名的音乐家,一个是著名的作家,正反两面不同的看法,孰是孰非呢?
不过仔细想想,就会觉得没有对错之分,也谈不上谁比谁更高明,只是两个人从不同的角度论证了死亡。
思索死亡能给人带来明悟。真正深刻的灵魂,不会因为死亡而一味沉溺于悲观,相反,因为深知生命只有一次,短暂且无常,死亡会促使我们去追问自己的内心:该如何活着,才能在死亡逼近的时候少一些遗憾和悔恨?该如何以一颗豁达的心,坦然地去面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如果你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如果你不想浑浑噩噩度过此生,抑或你很迷茫,不知道该怎样活,那么,我推荐你去看一下《此生未完成》。
《此生未完成》的作者于娟,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放下生死,放下名利权情,用文字记录了自己与癌症抗争的故事,以及忙碌半生的回忆与反思。她用切身的经历一再的提醒我们,要好好把握当下,以不令自己后悔的方式度过此生。
于娟曾是复旦大学的讲师,海归的女博士。但她的生命却因为乳腺癌永远定格在了33岁。
这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如此优秀之人,本该在事业上大展宏图,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她该拥有无限美好的人生。
然而命运却偏偏和她开了一个玩笑,当死亡的钟声在她耳边响起时,她才恍然大悟:“名利权情,没有一样是不辛苦的,却没有一样是可以带走的。”
我一直认为,人的感悟、见识跟年龄无关,而跟经历有关。
即便是活到100岁,如果他的人生没有什么经历的话,他的人生也是卑微的,没有任何波澜的。
当然,这种人生也没有什么不好,平平安安才是福嘛。
但是,只有经历过生死,经历过病痛,真真实实与死亡擦肩而过的人,才对生命有一种深刻的理解,也更能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人生是一条单行道,是一条一去不回头、没有折返的单向旅程。
我们该如何度过这短短几十年、绝无仅有的这一生,是每个人都应该深入思考的话题。
在书的扉页里,于娟写道:
在生命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伴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你有没有发现,现实生活中,人们都过着本末倒置的生活,他们追求金钱权利,但是却忽略了与家人、爱人、孩子的沟通。
当人们被欲望蒙蔽了双眼,成为欲望的奴隶时,因为出发的太远太久,早已忘了出发的本心。
永远有人在忙,但是没有人永远在忙。
忙碌似乎成了现代人的标配,只有忙才能证明自己事业有成,有所追求,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这种忙,真的有价值吗?
如果忙来忙去,把自己变成孤家寡人,变成众叛亲离的下场,这种忙,真的是我们需要的吗?
我们真的该好好问问自己: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辛苦赚来的房子,精美的装修,如果房屋里没有欢声笑语,那它只能称为房屋,而不能称之为家。
于娟用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等到即将失去的时候,再回头细数往日那些珍贵的瞬间,才看清生活真正幸福的模样。
愿我们的每个人都不为那些身外之物所劳役,而是用力珍惜那些真正值得珍惜的东西,用心享受那些平凡而幸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