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了博物馆,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去看展览,有些还坐在手推车里。看到他们的时候,我主要想的是,如果我有了孩子,如果我想带他们去博物馆,我是否要给他们讲解?如果讲解的话,怎样做比较合适?在回来的公交车上刷db,刷到了一篇名为”在我被斥责‘你的女儿没有教养’以后......“的文章,底下的评论真的是又让我感觉到很丧了......
1.熊孩子
一开始,提到“熊孩子”的时候,朋友间讨论的主要是自己亲戚家的小孩。因为自己的父母常常对这些亲戚及其孩子抱着宽容的态度,所以他们选择性无视这些孩子的破坏性行为。这让我们觉得难以接受。
后来,“熊孩子”变成了旅途中哭闹、大喊大叫的孩子,这是一种对公共空间的打扰,我们觉得难以忍受,但并不会出口指责,顶多在朋友间发发牢骚、抱怨两句。
等到最近再关注这个事情的时候,是第二种”熊孩子“的家长的发声。确实,孩子在公共场合的哭闹、喊叫已经慢慢带着些”耻辱“的味道,外人会来批评、管教,甚至还要骂脏话。家长,作为孩子的养育者,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从我的感受来说,很多时候,在公共场合,我不是不能忍耐“熊孩子”,而是不能忍耐“熊家长”。
看完展览坐着休息的时候,我的左手边是两个妈妈各带一个孩子,一个孩子被抱在手中睡觉,另一个孩子在车里睡觉。很快,车里的男孩醒了。一个妈妈将自己的女儿放了进去,小男孩推起了车。他妈妈马上教育他:“你不可以这样推妹妹的。刚才你睡觉的时候我们也没有来打扰你啊。”小男孩就乖乖停下了。
过不了多久,一个妈妈带着一对儿女坐到了我的右手边。两个孩子吵吵闹闹的,男孩子稍大一些,比较安静,女孩子小又有点争风吃醋的感觉,于是时不时发出尖锐的声音吸引她妈妈的注意。她妈妈大概是很累了,基本都没有怎么说过话,没有制止,只是尽量让孩子待在自己的身边。直到女孩子再一次尖叫,旁边的两位妈妈忍不住提醒,那个妈妈才开口,其他时候她一直专注自己的手机。
我理想中的家长是坐在我左边的两位,而右边这位我是很想将她归入“熊家长”的,但又会怀疑自己这样做是不是太过苛刻?毕竟我没当过母亲,无法以自己的经历说些什么,或者去要求别人做些什么。但是左边的两位母亲同样是带孩子出来玩,自己也感觉到非常疲惫,但是仍给予孩子关注、对孩子负责。右边的母亲是否仍有改进的空间呢?如果她愿意耐心地和她女儿交流,是不是她女儿也能停止尖叫呢?当然,不排除db评论里有些孩子就是天生的这种情况,家长根本无法管教。
女孩的尖叫持续了近半个小时,我实在受不了就离开了休息区。
2.参观展览
第一次在一个展览中碰到如此多的小孩子,首先是很不耐的,大多数家长都会给小孩子进行讲解,这就让我没有办法好好看展览。不过它倒是启发了我思考怎么给孩子做讲解。
今天观察到的妈妈多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先看物品,然后自己看着说明或者让孩子自己看说明。(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体会了帝都人民的从娃娃抓起。)这种方式还是最简单地将展品当作物质本身来解释,关注点可能在它是怎么做的、它是干什么的,它所折射的时代生活与文化意义是常常被忽略的。
我自己的话,还是希望先不要那么早给孩子定型、灌输知识,而是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她的思考能力。这首先要求观展时间充裕,场馆安静。充裕的时间和安静的空间才能让孩子集中思考。今天的场馆嘈杂,其实不太适合带小孩子出来看。另一个是应当循序渐进,这既指观展的次数,也指展览本身的内容。我也是在慢慢逛展览的过程中体会到,观展并不是一次性的消费。一次将展览看完并吸收这是不现实的,即使对大人来讲,数个小时集中注意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另外,这个展览内容有点深,它的每个展品都有很庞大的背景,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说并不容易理解。
最后,其实蛮想了解家长的想法的,但无奈在外面的社交场合我是不大敢开口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