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会挑食,喜欢一些事物,不喜欢另外一些食物?为什么人们对甜食的感觉和需求不一样?
英国美食作家、记者和历史学家Bee Wilson 2016年11月份新出了一本书 First Bite: How We Learn to Eat(《第一口:我们是怎么学会吃的》)。她引用了很多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的研究来阐述,我们的味觉和饮食习惯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和家庭、文化、记忆、性别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有些孩子经常吃甜的加糖的食物,以后会想吃更甜的。而对于从来没有吃过含糖食物的小孩,玉米就已经很甜了,足以满足她对甜食的渴望。书除了给出上述问题的解释以外,还引出了不少实用的技巧,让我们知道在看着小孩第一次吃某种种食物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不要逼小孩吃某样东西,也不要逼着吃完
我们对食物的记忆不光是食物本身,还包括以前我们是怎么吃这食物的。如果家长想让小孩多吃蔬菜,不应该逼小孩。一再强调多吃蔬菜,往往是因为家长有个思维定势——小孩不爱吃蔬菜。
实际上,小孩做出的选择可能会超出家长的预期。更何况小孩是那么想要去尝试新鲜事物。如果家长催促小孩儿,反而会给他施加了压力,不敢去尝试新的食物。
不少家长会逼小孩把盘子里的食物吃完。不浪费粮食自然是好习惯,不过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书中指出,这种情况下,小孩长大以后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吃,即使饱了,他还是会接着吃,直到盘子里的东西都吃完。可见幼时这样的饮食习惯并不健康。但是粒粒皆辛苦,怎么办?解决方法也简单,我想就是少盛点饭菜,适量吧。
喂食的讲究
很多家长觉得婴儿哭闹很可能就是饿了,会喂他们吃,直到他们安静下来。然而,这样做,孩子长大以后,有可能不自觉地把食物和情绪联系在一起。每当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会想吃,以此来缓解愤怒或者伤心等等。
书中还提到了现在中国的孩子已经比以前的孩子更胖了,尤其是住在城市的孩子。她发现,由于城市的父母需要工作,老人来带孩子容易宠第三代,有可能给孩子们吃更多的食物,至于食物本身健康不健康,有时会忽略了。
饿的误区
到底是无聊还是饿了?孩子未必分得清。作者说,上一代人比现在的孩子更懂得什么真正的饿了。有时并不是真饿,孩子也想吃。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应该对进食量有个概念。一个好办法是让4到5岁的小孩,花几个礼拜的时间了解吃多少食物合适。
这也适用于成人。(我想起了自己平时说馋了的次数远比说饿了的次数多。)书中推荐“身体扫描”的冥想,观察自己的身体感受,比如饿了的情况。另外,书中提到想减肥的女孩儿可能会选择吃得更少,但实际上,她应该吃得更健康有营养,而不是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