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悬崖之上》“五一”期间全国公映,我去影院观看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该片导演张艺谋和几个演技派“戏骨”,另一个是该片编剧全勇先。
4年前的2017年3月下旬,我参加湖北省文联和湖北省电影家协会等单位举办的“影视剧创作拓展班”,授课老师中就有全勇先,其中特别介绍了《悬崖》、《雪狼》等谍战题材的创作经验。课余,我曾就有关影视剧的创作问题进一步当面向全勇先老师请教(见合影照片),受益匪浅。
《悬崖之上》以1931年的哈尔滨为背景,讲述了我党特工前往哈尔滨执行秘密任务,在身陷绝境中不畏牺牲,与敌斗智斗勇,最终完成任务的故事。
这是张艺谋导演的首部谍战片,悬念迭起,环环相扣,敌我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鲜明的影像风格、群像化的人物塑造融入厚重的爱国主题之中,是一部兼具视听审美与思想高度的谍战大片。
全勇先老师在给我们授课时曾特别强调塑造人物的重要性,这次《悬崖之上》就塑造了11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其中刘浩存表演的小兰稍微青涩一点,只能算“半个”)。人物形象应该大于故事情节,这点同是枝裕和的观点不谋而合。而鲜活的人物形象又得益于台词的精炼精准,例如一开始王郁(秦海璐饰)说:“活着的去找孩子”,到最后张宪臣(张译饰)托付周乙(于和伟饰):“马迭尔宾馆前的小叫花子里有我和王郁的孩子。”寥寥数语,亲情、爱情、战友情跃然银幕。
其次要谈谈张艺谋导演的色彩运用。众所周知,色彩早已成为张艺谋电影里最为醒目的风景线。从初期标志性的浓烈灼热的红黄色,到这次《悬崖之上》(包括之前的《影》)肃杀凌厉的黑白色,张艺谋返璞归真,完成了从中国风美学到生命哲学的华丽转身。白的雪,黑的衣,黄的灯,红的血,颜色的强烈反差,使影片的影调更加立体丰富。雪从头下到尾,既是一个独立的银幕形象,也是这场敌我殊死搏斗的参与者和无言的见证者,同时也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雪量最大的纪录(前两年段奕宏主演的电影《暴雪将至》创造了“雨”从头下到尾的纪录)。
再次要说说于和伟的表演。当然,影片中除了刘浩存的表演稍嫌青涩稚嫩外,其他演员的表演全都精彩绝伦,但我尤其钦佩于和伟的表演!请看这三场戏:剧院前蹲守教训金志德(置生死于度外的从容自信);“围捕”楚良(眼神里一闪而过的痛苦惋惜);车内张宪臣临终托付(连问两遍“还有吗?”和眼眶里闪烁的泪光),把一个我党特工潜伏虎穴的沉着、冷静、机智、隐忍、老练和热血表现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这不禁让我想起了2017年的“金鸡奖” ,毕业于上戏表演系的于和伟获得最佳男配角奖时的颁奖词:“在影片《我不是潘金莲》中,于和伟的表演形式既恪守真实又放手虚构,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颇具黑色幽默的官员形象,使这样一个严肃的现实主义题材孕育出极强的时代讽刺意味。特授予最佳男配角奖。”也由此可见“金鸡奖”的权威性、专业性、强大的引领力和对于和伟演技的高度赞扬!
最后想提一下几个小细节。电影一开始就是一组雪林中的运动镜头,立刻先声夺人,把观众带进了危机四伏、令人窒息的特定情景之中。另外就是影片采用的“暗号”“行动”“底牌”等七个小标题篇章式、章回体结构(无独有偶,前不久公映的陈建斌编导的电影《第十一回》也采用了这种章回体结构),这是中国电影早期默片时代传统的结构形式。我认为,这种小标题,既可给观众一个提示和引领,也是在向电影的默片时代致敬!
《悬崖之上》没有花哨的炫技,没有表面化的密码破译,而是紧紧抓住人,紧紧展现人的情感,是一部“在洁白的雪国上演的一场红与黑的生死较量”(北师大王一川教授),是张艺谋导演对谍战片类型化视觉谱系的一次重新建构和重大贡献!(宜昌王广宜2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