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主要请教一个问题
之前学文言文的时候,有一段话是:“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但是,在我的印象中,当初学这些文章的时候,我清楚的记的,知道最后都耳熟能详,背的溜溜的时候我都没有哭,不止我没有哭,我身边的同学也没有哭,不止我身边的同学没有哭,我的授课老师,也没有哭。
难道,不只是我,连我身边的所有人,包括老师都是一个不忠不孝不友的人吗?再物以类聚也没这个聚法吧;后来,老师跟我们说往届学生也没哭的。
我曾想,难道是现代人和古代人的差距,或许是我们理解不了文言文的情感,但是明明每句话我都吃得透透的啊?可是为什么我没哭呢?
我的确是有感动的了,特别是祭十二郎文,另外两篇学过的时间有点长,当时的感觉忘记了,不过,对于《祭十二郎文》,记得那时上早读的时候读了一遍又一遍: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没读到此处,都能感受到满满的画面感。
还有“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非常能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但是,我就是没有落泪啊,我真的没有落泪啊。
于是,我带着疑惑,去网上找答案,但是关于这个问题的寥寥无几,有的几个也都只是给了一个这句话的出处而已,在就是几个小众答案……
为什么我没落泪呢?我就是没落泪啊,可是,我没落泪,就代表我不忠,不孝,不友吗?你们当时学这几篇文言文的时候,落泪了吗?如果没有,那你觉得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