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红楼梦的这幅对联,却成了我对《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影片最深的感悟。当把事物的一端演到极致时,就会折射出另一端的影子。毫不夸张地说,这部影片给我带来了惊喜。
惊喜一:亦圆亦方
独特的圆形取框是影片最大的亮点,当渐蓝渐绿的自然风光被圆形镜头捕捉时,人的关注点是聚焦的,一个人,一座桥,一棵枯树都会让整个画面饱满起来,让人感到镜头后的故事、温度与情感。而圆形取框最大的难度则在于构图,若构图比例取得好,再配上几笔韵味十足的书法,那简直美极了。这让我想到了江南的折扇,方寸之间,尽显水墨情调。当然,整部影片不都是圆形取框,还有正方和长方的,虽未完全感受到形状变化带来的异同,但圆中带方,方中带圆的感觉还让人过目难忘,特别是片尾那段具有东方韵味的方圆长廊,人在廊中走,犹如画中游。有时人们盲目西化,不是东方文化不好,而是缺乏审美的眼光,所以我们到底需不需要美学,就跟要不要把你家的宝贝丢掉一样。
惊喜二:亦喜亦悲
影片的定位是喜剧,看得时候多次捧腹大笑,但笑得愈厉害,越在下一秒感到悲哀。影片的主人公叫李雪莲,她在找人办事,不熟套路,硬扯关系的那段,观众笑了;她在找朋友帮忙杀人,开具了一堆名单的时候,观众笑了;她在跟地方官员明辨事理,信牛不信人的时候,观众笑了;就连最后想自杀,还被人劝换棵树的时候,观众笑得更厉害了。难怪最后别人把自己的故事当笑话讲时,她也会跟着笑。但请记住,当时这个女人怀着孩子,被丈夫欺骗,被逼到尽头,无权,无势,无友,无望,想到这,谁又能笑得出来呢?或许“伟大的悲剧是通过喜剧演出来的”这句话,有它的道理。
惊喜三:亦美亦丑
从演员到场景,一以贯之的,是那种耐看的美。这种美仿佛雾化成观众面前的单面镜,你在一边看到淳朴单纯的农村妇女,另一边却看到官场上复杂的人际关系。一边看到美丽祥和的乡村,另一边却看到嘈杂昏黄的城市。一边看到积极提供帮助的热心人,另一边却看到了不择手段的自私人。美景美人,却又折射出丑事丑恶。特别在李雪莲与赵大头登顶黄山,相互依偎的时候,日光从巍峨的山峰中强烈地照射下来,整个荧幕都充满了光的温度,那是一个极度委屈的女人决定重新站起来,重新相信爱的时候!那画面美得令观众嫉妒,但还没等太阳落山,现实的谎言、设定的圈套却将这美景如暖水瓶爆裂的那般,破碎的一丝不挂。
或许我们无法给这部影片真正定性,但起码看完,会在别人遇到困难、满怀委屈的时候,挪一挪屁股,换一换位置,少添一把枷锁,多盛一碗牛骨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