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说公司的背景:创业公司,人数在30人左右,其中开发15人左右。主要聚焦在电商领域,偏ERP方向。
今天,一个同事(权且叫S君吧)提了离职申请,离职本身没什么,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但今天这个事情,让我对公司的人才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年前的员工访谈中,对开发人员的工作意愿和工作状态我基本上做了摸底。尽管创业公司比较辛苦,但大家的稳定性还是不错的,除了S君。S君硕士毕业时间不长,也不是计算机相关行业出身,从求职的难度上来说,要寻求一份计算机行业的职位是有一定困难的。作为一个创业公司,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接纳了他,也给了他发挥的空间,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个大大的遗憾。
写到这,以为下面会痛批这个白眼狼吧。恰恰相反,我想到了一个公司和人才的契合度问题。一个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想到什么样的公司工作,只有双方契合,才能做到双赢,才能做到持久。说到S君,他热爱计算机,转行不易,能力比很多专业出身的都强。他特别爱钻研技术,脑子也够灵活,但就是不喜做具体的业务。稍微涉及到一些复杂的业务,就不能专注于理解并解决这个复杂问题,要么简化,要么就找捷径(注意这里确确实实是一个贬义词)。这就为双方的合作留下了隐患。
为什么这么讲,这是由于公司的性质决定的。开头就提到公司背景,做企业应用几乎可以说就是做业务。有些业务简单而琐碎,有些业务则涉及面广,关联性强。这就要求产品和开发人员要以富有逻辑的头脑扎根于业务之中,这样才能做出符合企业应用的产品。我们这种公司有没有技术需求,宽泛点讲肯定是有的。但是绝对到不了纯互联网公司那个程度。在初始创业阶段,每个人都是以做业务为首要任务,这个任务完不成,再好的技术也是枉然。
S君喜爱钻研技术,在跟老板的谈话中也说到想干纯技术,不想太业务化。这和我之前的判断是一致的。对于他来讲,一个技术问题的解决,比一个业务问题的解决,带来的满足感和自我认同感会相差很多。通过技术问题的解决,会认为自己能力变强,是在进步;而一个业务问题解决,只会认为自己写了一堆代码,业务上的沉淀不会放到自己的武器库中的。这就好比NBA的球队,人人都想当Super Star,但玩命防守,抢篮板,硬抗肌肉棒子的所谓蓝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进攻赢得球迷,防守赢得总冠军”,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个道理。做企业软件有点像后者,业务越是复杂,越像脏活累活,是获得成功的必经之路。
但是S君的这种想法不能完全否定,如果简单的反驳说业务沉淀也是一种进步,不做业务就是懒惰云云,对特定的人是没有意义的,反而像是给别人扣帽子。所谓人各有志,工作内容和员工意愿的契合度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既然公司是这么个性质,没有空间发挥员工对技术的极致追求,那么在人才观上就应该对那些愿意踏踏实实做业务,想逻辑,甚至看着有那么点愚笨的人才倾斜。当然我并不是否定那些非常聪明,爱钻研技术的人才,但太过于追求这方面的人才很难大家最后“白头偕老”。既然是下里巴人,为什么要追阳春白雪呢?
可笑的是,公司的高层在招聘的时候还在追求智力题做的怎么样,算法题是否“干得漂亮”,不能脚踏实地的苦干,意义何在呢?依稀记得,前架构师E君离职前,好久没有写过业务的代码了。一声叹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