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如果,向前走

image

最好的状态来自于自我驱动。

别人给你说「你能行」和你对自己说「我能行」是两码事。

依赖外部的激励做事,终究太累,难以持久。

产品设计并不局限于要怎么做。跳出执行层面,掂量掂量手上做的项目,问自己:是否看好这个产品?怎么才能做成?能走到多远?

着眼未来,把方法论留给历史

多数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为了做任何事。

--王兴

方法论好比工具,并不是越多越好。总想靠攒别人的工具来造车,不就反被工具牵制了嘛。

解决问题时,总是先想着到箱子里翻腾工具,岂不是费事?找不到工具时怎么办?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技巧的选择要重要的多,人们习惯于夸大技巧的能力,忽视积累的力量和思考的重要性。把后者做好,至少能超越身边一半的人。

产品经理喜欢方法论,有的是为了效率提升,有的是期望一劳永逸,拿公式来套答案。

产品日常的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决策的能力,对产品的影响有多大,结果并没有绝对的对或错。工具都是人做出来,顺手够用即可。电商,团购,外卖,网约车,哪一项新业务不是在摸索中出来的?哪里有什么方法论可参考。做产品,方法论要懂,脑袋肯定也要拍。

朋友 S 负责一个新项目,我问他:你看好做的这个项目吗?他说,不看好。

你觉得判断是否要做新项目的标准是什么?我继续问。他说,分两种情况吧。第一种情况看你还是做强还是做大?做强就是专注细分领域,做到第一。做大就是扩大业务面,把摊子铺大;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就是主营项目增长缓慢,需要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业务增长缓慢是做新业务的理由吗?怎么判断主营业务增长缓慢,是碰到了天花板还是方向不对?如果主营业务做得不够好,能保证新业务能做好吗?我问他。

互联网业务变化太快,守住主营业务已经是很大的挑战,外部的竞争者随时寻求机会闯入市场。时刻对市场保持敬畏,要稳健走好每一步,避免一时失误给对手留下弯道超车的机会。还要不断创新,不给后来者留下机会。

试想一下:如果今日头条是百度做出来的,百度今天的境况是什么样的?如果拼多多是京东做出来的,京东今天的境况是什么样的?

两者本都有很大的机会,能进一步深耕开发主营业务,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宽护城河。百度的搜索本质就是信息分发,加上 AI 业务,做内容推荐再合适不过了。京东的电商业务本就坐在微信的流量大盘上,有社交传播的优势。

没有如果,只有时刻的居安思危,对市场保敬畏才可能求得成长。

将敏捷贯彻到底

追求完美往往是因为害怕出问题。

敏捷不仅关于开发,而是关于整个产品的整体策略。

朋友 R 在英国做项目管理,所带的团队有 9 个人,之前来中国工作了 3 年。他说,与中国开发人员相比,现在的团队工作效率很高,不会那么懒散。有时也会出现个别情况,有人偷懒,他就会推动下工作。

总的来讲,要比中国情况好得多,每个人责任意识比较强。举个例子:开会有时间限制,每次大家都会留意时间。会议要是超时了,就有人站出来要结束会议,不能耽误个人做事时间。

「中国的开发团队很敏捷,这点很好。」他说,而他们的团队害怕冒险。当产品提出新的功能方案,总会另有人说这里有问题,那里可能有问题,害怕出漏子。必须先把预估的问题考虑到位,才能做。这样一来,功能版本迭代的周期总是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

国内团队以市场业务为导向,按计划业务上线是最重要的。产品提出新功能,如果有问题,先放一边,通过版本迭代升级来解决问题。

但这一点有带来另一个问题,技术债务。产品后期需要不停地重构来完善,重构比较消耗资源,需要招人,需要更多的钱。没有足够多的钱就没法做这个事。

不仅是开发需要敏捷的思路,产品的设计,运营一样需要。产品的整个活动涉及到产品经理,研发,运营,销售等各方人员。各方之间的协作的紧密度都会影响结果输出的时间点。

实际上,国内的敏捷往往并不是因为各方一致统计行动。自上而下的管理文化,担心项目进度而问责,两者合力推动了产品的进展。

工作中,能甩开膀子去做的人少,思前顾后的人多得多。

责任出结果,自我驱动出成绩

S 最近很苦恼,负责一个新项目。他统筹整个项目运转,相关人员都是新招的。他喜欢亲力亲为,对新人不放心,事无巨细地给下面的人安排工作:按 1-2-3-4 的步骤去做,注意 a-b-c-d 要点。生怕自己没交待清楚,下属不知道怎么做,从而影响了进度。

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S 把要做的事都详细地写下来,然后用邮件发给了 L,并说明了完成节点。过了几天,S 问 L 交待的事情做得怎么样,L 才说要去看看要做的事情。

这是典型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通过事务的责任归属驱动团队协作。把事情做成需要有责任的人,否则,就是上面的例子。但想把事情做好不单需要责任心,还需要做到自我驱动。

试想一下:同一个产品方案,可能是你的上级提出的,也可能是你提出的,你对待产品方案的热度是不一样的。

好比挑战目标:月活用户数据提高 20%。一个是公司下发的 KPI,一个是自己想做出成就。你的驱动力自然不一样,前者是从外到内,后者是从内到外。哪一种激励作用更大,不言而喻。

腾讯的产品文化是赛马机制,自下而上驱动:你行你上。鼓励基层的业务单元进行创新,不同的团队设研发产品,然后进行 PK,胜出者会得到更多的资源投入。QQ 空间,QQ 游戏,微信,王者荣耀都不是来自与高层统筹的产品规划。

产品本来就是走在团队前面的人,如果你看不清路的方向,又没有足够动力去探索,想想多没劲啊。

万分之一的梦想

「开发做产品容易吗?」「UI 转做产品怎么样?」

总是碰到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去试一试就知道了」,我说。

产品工作中,类似上面的话太多了,翻译成产品语言就是「做个灰度测试,跑下数据看看。」

「十年前的生意真好做,很容易就能赚钱,这两年的生意就不行。」小的时候就听到家里人这么说,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还是这么说。不知道是幸存者偏差还是上帝视角,都是看别人容易觉得自己难。

梦想与现实环境有关,但与个人能动性无关。

穷人更喜欢买彩票,因为他们的机会成本小,风险偏好高,期望以小赌大。而富人厌恶风险,会刻意避免下赌注,求的是安稳,以免财富波动影响社会地位。

这一点在学历上的差异性上表现地更明显。教育本应是帮人打开见识,不是让人失去勇气。

如果你在一个普通公司,但想做大数据产品。你的同事告诉你,太不现实:你最好先把手头上的事情做好,能力提上去。等到有能力的时候,跳槽到一家专门做数据的公司。或者连你自己觉得自己想得太大,太远的东西没有意义。

不是这样的。产品发展史上,很多当初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都是先行一步,然后走出来的,并不是等到条件成熟后再去做的。没有条件,就从内部或外部去解决,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这是每个人都应掌握的能力之一,何况你又是产品经理呢?

梦想太大,你可以分割,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你总是能够向上蹦一蹦,跳一跳。比如你梦想登珠穆朗玛峰,不可能一下子实现,那就先爬 6000 米高,6000 米爬不了,就爬个 4000 米的,4000 米爬不了,就爬 2000 米的。攀不了高山,你总能登个矮峰吧。

开发资源不足,没有人带,找不到相关资料。当你面对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时,很容易发懵,想到逃避。选择一个小角度来切入,一点一点深入,总会找到方向。钱学森当年回来造原子弹时,没有工具,自己手工做,没有人才,就自己培训。为了补充人力,初中毕业的人也要,从「模拟电路」课程开始学起。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一穷二白年代,还是把事做成了。

万分之一的梦想,你有过吗?

不要怂,就是干

上周末,看「光变」一书,让人唏嘘不已。书中记录了京东方,以及国企背景下的电子工业史的发展和变化。当科技,政策,市场的变化 交集在一起,大多数公司都无力挣脱汹涌的浪涌。印象最深刻的是,积累十多年技术的彩电企业,在 2003 年左右经历摧枯拉朽般的冲击,当年 300 多家彩电品牌,到现在仅剩下 5 个。

京东方的前身是北京电子管厂,军工背景出身。正因为如此,企业始终拧着一股劲,说着「产业报国」大话,在别人看来像是笑话。

几次濒临破产边缘,都是硬挺着最后一口气扛过去。

摘录一些片段,感受下他们在最困难时,仍保持着内心的骄傲:

1980 年代末,北京明星企业首钢想兼并北京电子管厂,首钢派电子部部部长和厂长张红飚商谈时,张红飚说:我告诉你,五六十年代,北京市最有名的两个企业是「东周」,「西周」。我们是「东周」,你们是「西周」。就是到了 80 年代初,你们的利润额也连我们厂的零头都不到。你们之所以能有发展,是因为得天独厚地得到国家政策,实行定额承包制,超过定额的全留给企业,所以你们才发展。我们渴望这样的政策,但没有,我们必须年年如数上交。现在你们来接管我们这个厂,我不是看不起你,你们首钢没这本事。

京东方研发工程师( 1985 年毕业进厂)接受访谈时,回忆北京电子管厂的研发风格:

我进厂的时候,单晶炉什么的都还在那儿。工厂的技术虽然落后了,但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自己什么都会做。例如,现在的年轻人一搞开发就会说,没有这样的材料或设备就没法做,总认为有很多制约。但我们在电子管厂开发新产品时候就不受这种制约,需要什么就自己做什么……因此,我现在做技术开发的时候就保持这么一种观念:无非是把(协作)圈子扩大,让其他人来配合你做,没有现成的材料,设备都不是障碍,障碍是没有帮手。搞技术开发不是看有没有现成的设备、材料,这些都要靠自己去找。

他的解释既说明今天的人们丢掉了什么,也说明可以继承什么。

而今,京东方已经从 20 年的岌岌可危的国企发展成国内显示面板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全球半导体显示工业中占据重要位置。

「光变」,豆瓣评分 9.1,推荐给你看。或许你能像我一样,改变对传统国企的偏见:保守,官僚,落后。也能理解半导体对于国家技术发展的战略意义,为什么在短期看不到回报,甚至亏损的情况下,仍不断地进行投入研发,扩张产能,升级产线?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2,607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047评论 2 37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496评论 0 335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405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400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47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883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35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743评论 1 295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44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12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09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881评论 3 30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91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3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783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16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1,363评论 25 707
  • HTML 常用标签/分类/属性 标签的分类 CSS 布局:position、float 响应式布局:rem布局(移...
    不是王小贱阅读 339评论 1 2
  • 本篇笔记主要是一些《剑指Offer》这本书上所列举出的一些面试题目。 1. 递增序二维数组中数的查找 题目:在一个...
    环球探测阅读 691评论 0 2
  • #本文参加‘青春’大赛 春风扶着细柳, 淡月隐着梅花。 万物复苏, 莺歌燕舞, 柳绿花红。 一切生意盎然的起初, ...
    鸿鹄直上九重霄阅读 15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