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是近年的热词,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客人在工作之余不仅只追求物质的丰盈,更多在追求形而上的感受,酒店只能满足身体的层面,在"精神追求"下民宿应运而生,源于客人内心对温情和情怀的渴望。
民宿主人本身的生活理念,会与所在地的民俗、文化、以及自然环境结合,不单以客房为经济来源和收入支撑。民宿的入住群体以转换生活场景度假为主要模式。国内莫干山地区试行针对民宿经营的暂行管理办法,尚未普及推广。台湾民宿立法规定,普通民宿不超过5间客房,特别地区不超过15间客房的规定。
民宿在初期的投入以及日常的运行,基本上体现的是民宿主人的生活要求。立足于体验需求,公共空间会更加宽敞,赋予个性主题。民宿客房型态以“多元化生活概念”为服务核心,在居住功能里溶入驻留愿景,提供一系列个性化的服务延展。民宿的客房价格一般会高于同类酒店。
酒店中,接触的都是彬彬有礼的前台,能享受到高高在上的服务,但是却失去了人文情怀的交流。民宿的前台、服务员都是民宿主人。民宿的入住群体多为想感受情怀与生活的人群。
"如果说客栈是在贩卖床位,那么民宿就是贩卖生活"。
国内民宿聚集地 : 厦门、莫干山、杭州、大理、腾冲等等。
民宿也有自身的难解问题,宽大的公共空间与小量的服务对象的矛盾,较小的院落与延时与留驻目的的矛盾,客人的体验需求与场所规模的矛盾。
为解决规模化问题,民宿向客栈延伸,客栈规模一般大于8间,有室外院落,内容更加丰富。客房的主题相对比较鲜明。多数客栈的公共空间没有过多商业用途的,免费提供给住店客人休闲使用。大部分会客人会特别指定选择入住的房间。可以这么说,每一个选择入住客栈的旅行者,都希望能够进入到平常生活里无法实现的情景之中。
客栈和主题酒店在很多方面看起来很类似。客栈投资没有主题酒店大,所以硬件力求小而精,品质与主题酒店相比肩。客栈在尝试解决公共空间利用率这一短板,每一平米都是有成本的,时间、空间、折旧、人力、水电等等都是成本,这些成本集中反馈到经营上。如何更有场景地设定房间,更有感观地组织功能,提升体验并降低空房,使更多空间产生收益,成为客栈利润提升的关键。
客栈从单房投资规模上可以分为几种:1.轻奢型2.商务型3.主题型。目前国内客栈整体基调上趋于“情趣”,此情趣的理解应为度假时的情节场景和体验乐趣,无关色情。吸引的消费对象以女性和家庭居多。客栈的房间价格普遍高于酒店及民宿,甚至于高过一些传统的星级酒店,但是客栈和民宿一样,周边环境和内部环境配套上容易存在硬伤。
将相邻客栈进行整合,以半开放聚落方式进行链接,从而在不破坏场所感的前提下进行规模化扩展。
客栈具有了规模,可以更多地纳入主题酒店元素 : 通高门楼、通高大堂、景观电梯、透空转折楼梯、庭院无边界泳池、露天按摩池、多功能吧、直营店、内外兼营餐厅、鱼疗池、孔雀楼、空中廊桥、空中花园、自助烧烤吧、自助消费手环、客房私庭、星空沐房、亲子空间、夜间光影等等手法都能实现。
扩大了公共空间规模以后,客栈可采用引入店中店模式,既丰富内容,又避免陷入庞杂的琐碎事务中。引入酒吧、餐厅、服装工作室、手工坊、茶室、异宠、水族等多种模块,以建立平台、共享资源的方式来完成特色塑造,同时又具有充分的灵活性。
空间分享丰富了内容 ,共享模式改变了传统运营。
客栈里还应该预设通用化的空间,以帏缦、植物和灯光的改变,使氛围随之改变,提供给瑜伽、茶享、品酒、烘焙、轻食、美术、语言等多种课程,甚至和培训机构合作。
城市里培训机构的场地成本居高不下、场地利用率又偏低,共享空间平台是个有意思的想法。
客栈的经营者除了投资人本身,也可以是酒店管理公司运营。国内客栈由酒店管理公司代理运营的主要地区,以丽江、双廊最为代表。
客栈以“梦想生活”为切入点,把情景导入到经营之中。
1、提升客栈房间主题,仅仅五颜六色的房间装饰并不是主题,从房间布局、功能、尺度、家居、软装围绕主题进行整体营造,针对城市生活进行错位设置,相对于庞大的人群基数,情境只要达到高水准的完成度,实现社群传播效应,客源就不是问题。
2、带动自身衍生品消费,与主题相结合的洐生品。
3、延伸服务,设茶、禅、书等功能完全是脑残,城市里到处是这种东西,应设定与主题对应的户外活动,向健康阳光运动延伸,扩展时空,达到延时消费目的。
4、承接社群社交,服务定制活动。主题沙龙、冷餐聚会、亲子培训、烘焙西餐都是客栈可承接的社群活动,定制包场服务可进行准标准化设定,是提高效率的选择。
在中国传统的乡间,每一个人都是父亲儿子背夫农人竹匠不一而足,不管民宿还是客栈,都在力求还原生活,民宿需要将每一个人都赋予多重角色,客栈的体验要求更加偏向轻奢,需要用适当的规模效应提高品质和效率。
不管客栈还是民宿,聚落正在成为新的形态。
在告庄扫街,一家一家客栈看过去,大半还是阴暗杂乱怪异堆砌不一而足,少数已经呈现出国际风的亚洲表达。一季又一季,客人们用脚来作出选择,静水深流,不知不觉之中,已是另一番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