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刚当班主任时的一件事:
我在管纪律,让一个孩子站到队里,那个孩子冷静且高傲的跟我说:“老师,人跟人是平等的!我为什么一定要听你的?!”当时我就蒙圈了……现在的孩子不可小视……“人跟人的确是平等的,那我干啥呢?”……应激性的自我斗争了一下,才想通这事儿(想通的内容见后面……)
一个朋友兼家长,跟我分享她在《正面管教》中得到的触动:(关于表扬跟鼓励的区别)省略其他几百字,她说道:“表扬的状态往往是上下级的,说你做的很好,很棒。这样给孩子感觉不好,就不是平等的关系了。”
倒不是表示人家说的不对,只是她语句中那个“平等”,突然勾起了我矫情的神经。于是有了如下的对话:
“为什么父母要和孩子平等?社会上哪来的那么多平等?老板也从来没跟我平等过……社会要平等,马太效应咋来的?”
“社会是社会,那个是教育孩子啊?!”
“我跟他的时候平等了,到社会上不平等,这过程谁买单?”
“可不平等危害太多了……”
之所以呈现这段对话,是想展示所谓的“常识”的危害:有机蔬菜更健康,你甚至不知道什么样的蔬菜才算能被称为有机(可不是不用农药),你疯狂的认同了并购买着有机蔬菜(然而其实有机和非有机不一定有多大差距……),听说了“原生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虽然不知道到底影响了什么,但是凭着感觉就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缺点其实怪爹妈……
“常识”有时候并没有错,因为我们能够认同肯定也基于经验的判断。但“常识”同样也会存在危害。
“平等”到底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平等”到底描述的是什么平等?这些需要更“矫情”的思考,“矫情”的目的,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楚。
1.推崇的“平等”,到底是什么平等
#权力和角色不可能平等。
我当时是这样回应那个不站队的孩子的:“对,人跟人是平等的,但是角色不平等,我是管理者,而你的义务是配合,所以你要听,不是平等的事儿!进队……”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也是社会化的重要过程。我们需要有权威的角色,而且需要孩子能够理解如何以更合适的方式与权威互动,而不是以“平等”为借口的无视权威。也许有人把无视权威当成一种个性的品质,但实际上那更多是一种社会化不良的表现……
父母是权威的基础上,孩子不可能拥有权力上的平等,他有权决定今天再玩开心前绝对不睡觉?他有权决定我几点离开游乐场?我有权在不开心的时候,外面独自散散步?……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需要扮演权威的角色,结果在我们陶醉于“权力平等”的教育的同时,外人看来只是一种“放养”的状态。
#我们所说的平等,是人格的平等
父母是权威没错,但如果开始自居,并且忽略孩子作为一个完整个体的尊重时,这是人格上的忽略,这是不平等的。
“你可真够笨的!”——拿着不及格的卷子,胆战心惊而且沮丧的回到家……迎来了这样一个评论。
“别哭了,一个男孩子老哭哭啼啼的!”——在路上,孩子最心爱的东西掉地上了。
“这点事至于的么?”——朋友孩子来家里,带走了孩子的几个玩具
这些话语出现的时候,我们都会意识到一种深深的不平等的存在。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不是父母的附属物,如果我们的行为忽略了孩子本性的内容,那便是“不平等”。
对孩子哪些行为是失去人格的平等的?只需要想一想你对身边的人是否也会如此?如果不,那就是人格的不平等:对于一个同事,你会用笨、傻来指责么?如果面对一个伤心的朋友,你会用“男子汉哭什么哭、这点事至于么”来回应他的伤心么?
我们所追求的“和孩子平等”,是我们不能忽略他/她作为一个个体的尊严。
2.失去自己何谈平等
平等意味着充分的尊重,但有些家庭中的平等变成了溺爱
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愿望:他非要这个玩具,虽然有点小贵,但还是买了吧…我们省着点就好……
要给孩子选择的权力:他今天非要去公园玩,我这明明有很重要的工作要完成,算了只能推掉那边了……
看上去多么伟大的爱啊,自我牺牲的人们也会偶尔站在道德的高点上指责别人付出的不够……但我其实很好奇:丧失自我、自我尊重和关爱的个体,怎么影响孩子成为一个拥有自我的存在呢?
回想一下,我们在年轻的时候是多么难以接受生活中的随机事件——电脑突然就坏掉了,里面的东西全没了;莫名其妙钱包就丢了,里面是半个月的生活费;我明明觉得A是最好的方案,而同事和领导一个劲的强调B……这种难过,源自一个不太合理的信念:事情应该如我所愿,如果不是,我会不知道怎么做,不,不可以发生这样的事!
孩子在童年期就会形成对于生活的认识——阿德勒
如果孩子的童年期是在被过分的迁就和体谅下度过,他是多么难以接受长大后的挫折和不顺心。现实,冷酷的将他童年时期对生活的理解击的粉碎,这种粉碎就是在为当年陶醉的“自我牺牲”买单。
平等很重要,但更要提防的是:在“平等”的概念下,我们反而把孩子送到了“上位”。“和孩子平等”是上位的父母要有意识的降低姿态,但这种降低需要有度,底线就是不能失去对与自己的尊重。
3.如何在尊重双方的前提下,解决冲突?
step1:表达双方的困扰
step2:尽可能多的列出解决的方案
step3:双方表达自己的看法,删除不喜欢的方式。
step4:留下双方认可的解决办法,达成共识。
step5:以张贴或承诺书的方式确定讨论结果。
举个栗子:孩子常常回家很晚(或晚于约定时间)
表达困扰:先问孩子怎么看这件事(得是真想知道)?“的确不对,只是有时候会忘记时间。”表达自己的困扰“回来晚我会很担心,在家很不踏实……”
解决方案:双方都要提案:1.结束前五分钟打电话。 2.告诉周围的人自己的回家时间。3.打电话给同学,4.手机上闹表……
删除不喜欢:不喜欢给同学打电话,和总打电话唠叨……手机上闹表可能会忘记,方法感觉不好……
留下可以解决的方式:出门前约定时间;第一时间由自己告知同行的同学;到了约定时间前五分钟妈妈给打一个电话……
约定~~~代替了唠叨
这样做前提:1.我真的要跟孩子平等的探讨解决的方式。(这表示对孩子人格的尊重)。2.必须保证自己的意愿(尊重自己)
这样做的结果:1.冲突得到了解决,约定代替了唠叨。2.孩子也可以表达他自己的想法,因此他会感觉得到了尊重。3.孩子也能在不冲突的状态下了解父母的立场。4.孩子学会了考虑他人,学会接受跟自己不同的结果,更学会了如何化解冲突,如何创造性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