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奶奶在,别怕你爸!”
13岁的少年逃学成性。爸爸批评他的时候奶奶总是挺身而出:“有奶奶在,别怕你爸。”于是,少年一次一次离家出走,这新闻真让人哭笑不得。
做为一个从小在奶奶身边长大的人来说,“奶奶在别怕”,是一句特别温馨的话语。这不由让我想起儿童时期看的一个广告片。
一位慈祥的白发奶奶,陪同孙女睡觉,一声响雷,小女孩惊醒,一头扑进奶奶的怀里哭,说:奶奶我怕。奶奶搂着孙女温柔地对说:奶奶在别怕,来,吃了珍珠粉胆子就大了。
这个广告已经深入我心。奶奶在我心中从来都是慈祥的代名词。
而婚后一直与公婆同住,三世同堂生活却喜忧参半。喜的是家里事有人料理,洗衣服再也不用担心下雨。下班回家有热乎的饭菜,孩子读书的接送也不成问题。
忧的是奶奶带娃的方式真的让人哭笑不得。他们经常喜欢说让孩子感觉不适的话。
譬如:你给我个面子。
吃饭这个话题应该是目前这个阶段90、00后的孩子面临的一个问题。
我们家的孩子一到吃饭的时候,奶奶必陪在孩子的身边,看她的那个表情与架式,我想如果奶奶吃饱肉能长在孙子身上,真巴不得替孩子去吃饭。就算孩子已经十岁。
有些时候孩子饭吃得慢吞吞的,奶奶就焦急地在旁边催:吃!吃!快点吃!
孩子说:奶奶,我吃不下去了。
奶奶:再吃一口再吃一口,你就再给奶奶一个面子嘛。
孩子的眼神瞬间黯淡无光。
你真乖,真听爷爷奶奶的话。
孩子的天性总是调皮捣蛋,大多数受过教育的父母已经学会尊重孩子的天性,不给孩子太多的限制。如果是祖辈带的,孩子在小区跑的时候,孩子爬高爬低的时候,孩子们嬉戏打闹的时候,你会经常听到他们教育孩子的话: 乖一点,来,听话。这样大家才会喜欢你。
听上去完全没有问题的一句话,可是我们不仅仅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孩子呀。
我是为你好。
我叫你多穿一件衣服,是为你好。而不管你是否觉得热。
我叫你多叫一口饭,是为你好。而不知道你吃得想吐了。
我怕你累着叫你别打闹,是为你好。而不知道和同龄人玩是你最高兴的事。
孩子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他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空间和思维。当有些事情违背了他内心的感受,而因为一句我是为你好而改变的时候,表面上看是管住了孩子,可事实上,却压抑住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感受。
你再这样,我生气了!
你再这样,我生气了,在我们家也是出场次数很多的一句话
你不听话,奶奶生气了,
你不吃饭,奶奶生气了,
你不穿衣服,奶奶生气了,
你跑来跑去,奶奶生气了。
分析这句话的背后,其实奶奶完全知道孩子是喜欢快乐的自己。可是你那样做我就生气,我生气是因为你不按我的指令去做。
其实,这些话语耳熟能详,我们从小就是听这样的话长大的,可是,时代在进步,这样的育儿观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孩子的需要。
因为隔代教育,还因为历史及受教育的原因,奶奶们不可能用新时代父母的思想去教育孙辈。为人父母我们也不可把教育上的事情推给爷爷奶奶,孩子出现问题了,这锅奶奶们可以不背。
奶奶们有不当的口头禅,可妈妈们可以抜乱反正,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
当奶奶对孩子说你给我个面子时,我会在事后告诉孩子,宝贝,你去告诉奶奶,吃饭是自己的事情,与别人的面子没关系。
当奶奶在孩子违抗她的想法时她大声批评孩子你不乖不听话,奶奶不喜欢你了,孩子伤心地哭,我告诉孩子,我们要对爷爷奶奶好,可是你已经一天天地长大,你自己喜欢自己就好。
当奶奶说,我是为你好而儿子不接受的时候,我事后告诉他,你已经是个小小男子汉了,很多事情你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你喜欢就接受,你感觉不舒服就直接和奶奶说自己真实的想法。
当奶奶说你让我生气了,孩子伤心的时候,我笑了笑对他说:告诉奶奶,不要生气,那样不漂亮,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亏大了。
一代不管一代,希望每个奶奶都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好好的,就算不能学摩西奶奶,也可以跳起广场舞,上起老年大学,过起自己的精彩生活,做一个慈祥的、快乐的奶奶,这样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