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微 =
9月12日 15:05部分好友可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成千上万的城市知识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到农村去安家落户,一个个白晰的脸蛋,细嫩肌肤,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甚至把麦苗认作韮菜的知青,突然到了农村,无论晴天下雨,泥一脚水一脚,不停地做着粗重的农活。这对享惯了优越的城市环境条件,从来倍受父母宠惯加之年幼力薄的他(她)们,确实是一场非同寻常的严峻考练和挑战。
当年,綦江县知青试点的高青双山茶场场长的我,就有这样一批几十人的知青姊妹兄弟。我们就是在此时结下了深深的情谊。
那时,农村物质、环境条件还十分拮据,人们生活艰苦,基本的温饱尚存问题。因此,勒紧裤带,赤膊上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精神提倡是换来以后的面貌改观的唯一抉择。如此的条件下,知青们雪白的皮肤变成了油黄带黑的姿色,细嫩的小手不知结出了多少层茧皮。他们在农村经过数年艰苦的磨练,最大的收获是精神是意志,知道了什么是艰辛且不平凡的人生,这种精神、意志足以激厉以后的工作态度和热忱。几年后返城,成就了国家建设的一支浩荡生力军。
知识青年下乡落户,除了思想上意志上经受了磨练,还与当地民众(贫下中农)结下了绵延不断舍之不去的浓厚亲、友之情。继而把落过户的地方视为第二故乡。四十多年过去了,当年这一群活蹦活跳,天真无邪的小青年们,现已退休家居,升级至爷爷奶奶。过去情景历历在目,第二故乡情结一生长存!
我啊比他们都大好几岁,那时起就是兄弟、兄妹相称。此情此意至今已经延续了近半个世纪。
小富,齿轮厂知青,十九岁下乡双山村,后在茶场,“知青点”“茶农”。
小富很勤奋,能吃苦耐劳,粗活重活抢着干,农村话说,干活不偷奸耍滑。时常助人为乐,帮助体力较弱的“社员”。阳光开朗,思想上进,充满正能量。性情温和,与人为善,不与人争长论短。服从调配,纪律性强,完成任务完满。这样的好兄弟,我自然很看好逗我喜欢,兄弟情谊自此以始,常聚常会,形影不离。稍长不见,觉着不自在。
他返城参加工作,四十多年中我们仅见过两三次,每见面的时间也很短。过来人都晓得,一是通讯交通薄弱,二是年轻时,养儿育女,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情理之中。可是兄弟情谊却彼此牵挂着时时刻刻。一天,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哥,我是小富……”。令我欣喜,兴奋若狂。屈指前次见面又已二十年了。于是立马驱车……。
原来,小富参加工作后,当过厨师,厨艺精湛,现在我已吃到他亲手制作的好多顿可口饭菜了。当过工厂技工,车钳电焊无一不精,深受厂领导、工友的敬仰爱佩。为厂、为国家作出了莫大贡献。唯我知道他的秉性,人老实,工作一丝不苟,受到领导、工人敬重,势自必然。小富在家也很爱料理家务,买菜、洗衣、做饭无一不干,关心妻子疼爱女儿,勘称典范。纵观其一生,集厨师、优秀技工、称职丈夫、慈爱父亲于一身,都当受到点赞。由于几十年的操劳,现已身带较重恶疾。好在他一生阳光开朗、心态平和的性格,是不幸中万幸。我相信,小富弟能保持好良好心态,病是能控制和战胜的,健康长寿一定属于小富你!!!
我的知青兄弟姊妹,大多自离开后从未再见到过面,但你们的业绩我见到了,当今盛世见证。你们的热忱我见到了,时刻牵挂着第二故乡的高青。
顺祝所有的知青兄弟姐妹平安快乐,阖家幸福,健康长寿,安享盛世!
2017.9.12
2次浏览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