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格外胆怯孤独。
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去医院。旁人言笑晏晏,孤身诚然尴尬。无人聊,只低头,或装作看风景。
记得两年前的某日,过敏需要就医检查。室友陪同去,竟感动十分。大抵是独自惯了,若是有相陪之人,会被视为幸运事。
后来,大部分时间,同孤独共生。渐渐从抵触感中涌出亲切,开始厚着脸皮自讨欢喜心。一个人走很远看树,一个人午后去写生,一个人做一些看似古怪却趣味横生的尝试。
反倒有些刻意疏远人群,反而不再多么热衷喧嚣;每一次置身人声鼎沸心生感激,却也不再刻意寻所谓热气腾腾。人大部分时间终归与自己一同,比起烟火划过瞳孔,不如内心绚烂缤纷。
突然想起木心老师所说人生姿态: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地风风火火。
深以为然。
2
里尔克所言极妙:“寂寞地生活是好的,因为寂寞是艰难的,事情艰难,就使得我们更有理由为之。”
孤独是最能打磨人心性的方式。
因为它能让人专注下来,静心成谜。
一个人来往,一个人颠簸,一个人面对,一个人思考——往往更能清晰地专注于任务和目标本身;越是想向外看,越易失去焦距,可当四周安静,才易走入内心。
举例来讲,一日之内,最喜时光,便是夜晚。在就寝之前或忙碌间隙,周遭是万籁俱寂,孤独感达到顶峰。或是万千创想突然涌入脑海,嘴拙之故而依靠指尖,只怕后者跟不上思绪;或是全神贯注难以分神其他,头脑全被入目物占据,只得设闹钟提醒饮水。
同自己娓娓而谈,给自己机会沉思。极高效率,内心满足。很长一段时间里,独处时哪怕是看电影,也并不觉得浪费时光。
孤独感让人生出对生活的距离感;同时也让人生出对自我的亲密感。
3
也许是环境使然。
周围姑娘,个个独立至极,大多风火潇洒,极爱孤身行动。不必花费时间顾及他人,全然凭借个人好恶抉择。痛快,干脆,飒爽。
越发觉得,孤独不只是精神层面感受,更俨然晋升修炼必行之路——身边大多人,不视孤独为洪水猛兽,反而主动寻其并享用;于他们,孤独并非只是激发感慨的姿态,而成为时间最大化利用的机会。
它不是受罪,而更像考验:从情绪控制,到时间管理,专注度,完成度——无不值得仔细计划,无不需要自给自足。
此种孤独,不同于所谓孤僻的消极悲伤,反倒于独来独往中溢出骄傲。
前者颇合弱者,是被动逃避的借口;
后者独属强者,是主动选择的方向。
4
记起叔本华在《论了解自我》中的这么一句话:“高傲其实是卑微的折射,但是孤傲却是某种生存技巧。”
如此亦然:与其过分亲密争夺个体时间,倒不如同他人适当保持距离:偶尔会想,我们是否留给别人的时间是否过多?终归是群居,不得不观察,不得不揣摩,所思所想,观点如何。人际交往之礼,如何维系,如何互涉,都是问题,都需思索。
在某种程度上,这的确费了时。
副作用有之,却浑然不觉:三毛在《简单》里写:“我们不肯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我们过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里的参与,于是,孤独不再美好,失去了他人,我们惶恐不安。”
趋利避害之用,陷入孤独恐慌。只是私以为,高质量社交固然重要,可高质量独处乃基础。世间行走,不过度字——留出思考余地,坚守个体阵地。深思,沉浸,回归,先安内,再攘外。
归根结底来说,生本孤独,独自而来,独自而去。它非业障,它是命运。
它非极端的隔绝,许是超越的机遇。
5
周国平老师在书中的比喻很是有趣。
“世界是我的食物,人只用少量时间进食,大部分时间在消化,独处就是我消化世界。”
真妙。读书,运动,乘车——方式千万,心情迥然,可若是在任意动词前加上孤独二字,都是如出一辙的安静以及敏锐姿态——此间安静敏锐,其实分外可贵。
私以为,当人处于群体之中,互惠偏误团体迷思,感官是会变迟钝的。再加之,混乱之声此起彼伏,人人妄图挣脱枷锁,焦虑不安无暇消化;而于步履匆匆中,给孤独腾出位置,是极其聪慧之举。
给自己空间,听自己声音,将信息知识,将情绪感受,咀嚼,消化,吸收,成为养分,融入骨血,静候时日,重新输出。
突然想起,今日去市博物艺术馆参观,走入一伸手不见五指之屋。两盏顶灯旋转,投影漆黑之中,构成洁白光环,人入光圈之中,细光穿过手臂,变幻五彩斑斓。
有种错觉:从黑暗中走入光下,如从喧嚣走入内心。当世界混沌漆黑一片时,直面心中哪怕一丝丝亮,方能见肉眼不可见,方可感暗中不可感,才能看到藏在深沉之中那微妙却真实的绚烂。
来,走到光下罢。
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