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电影中看尽世间百态,体会人世无常,电影教会我们认识万物,指引我们懂得道理,也告诉我们只有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当然,最主要的是对教育的针砭和人性的归纳。放牛班是一种俚语,在台湾话里是垃圾班差班的意思,而在电影里这群问题少年所在的班级就属于这种类型,所以台湾把影片译名为《放牛班的春天》,一直沿用到现在。马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的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里面的孩子都是一些顽皮的儿童。马修发现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制这一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情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马修教会了学生们唱歌,他让学生们唱自己会唱的歌曲来分他们的音色,比如高低音,并站好自己的位置。其中有四个孩子比较特殊。第一个孩子唱歌不好听,不管马修怎么教都唱不好,他让他担任乐谱架子,让他有归属感。第二个孩子是皮皮诺,他不会唱歌,一个字也不会唱,马修让他担任助手的位置,挽回了他的面子,第三个孩子怎么叫他唱他都不唱,但很快,马修经常在他背后默默地关注他,并发现了他是一个五音俱全,拥有着仿佛被天使吻过一样的天籁嗓音。马修慢慢地开导他感化他,最后还教他如何专业化唱歌,后来让他担任了独唱。第四个孩子就是孟丹,他是马修最耿耿于怀的唯一男中音。但由于他叛逆,爱惹事情,经常被禁闭。所以马修很遗憾地错过了和他的音乐的交流。这部片子最值得让人思考的就是马修的教育模式。皮埃尔因为出身在单亲家庭,他不满意母亲把他放入这所不堪的寄宿学校,对他母亲冷言冷语,性格也很孤僻不愿意和别人交往,甚至在课堂上开小差画校长,并写上辱骂校长的话。马修通过音乐,教他唱歌,用音乐去教导他如何做人。并且在他担任独唱后开始自满骄傲的时候,不让他独唱并说没有了他唱诗班照样可以顺利进行。在结尾合唱表演的时候又示意他过来独唱,他的天籁之音触动了很多领导,也让这个学校渐渐有名气起来。 这部电影最让人痛心的就是蒙丹错过了马修对他的教育,蒙丹因为惹事生非多次被校长暴力教育,马修没能劝阻校长。到后面因为有人偷了学校的钱,大家都怀疑是蒙丹干的,后来蒙丹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被送入了监狱。最后,真相水落石出,是那个担任乐谱架子的孩子偷得,他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想攒钱买一个热气球。蒙丹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在结尾部分他纵火,把学校烧了。还好,马修那个时候偷偷跟着一个学校的职工一起把孩子约出去玩,孩子们才不会受伤。但是因为纵火事件,校长由于唱诗班而有可能得到升任的机会毁于一旦,校长在一怒之下把马修辞退了。 这部电影最让人感动的部分就是结尾部分,孩子们没有当面送别马修,而是用马修平时最喜欢的纸飞机的方式为他送别,纸飞机里面写的都是孩子对他的祝福,表达了孩子对马修的依依不舍之情。结局有个可爱的地方,就是皮皮诺让老师带走他,因为他是一个孤儿。马修在上车了之后又突然下车,把皮皮诺一起接走。皮皮诺一直在等待那个星期六,他爸爸把他接回家。从此皮皮诺就是马修的儿子了。马修老师,既是老师又是父母,教会了孩子,关爱了孩子。这样的老师,值得让人尊敬,值得成为已为老师或者即将成为老师的人的学习典范。
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我看完这部电影,就觉得《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好的电影。本来对于电影的好与坏,我不是专业影评人,说不出什么高深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