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海蒂与爷爷》的故事在很小的时候就读到过,那个时候对于世界还是陌生的,就像故事中的海蒂一样,即使被整个世界背叛,却依然对待世界温暖如初,待人以诚,待人以厚,并且不图回报。
许多年后,偶然间看到电影版的《海蒂与爷爷》,第一眼就被小女孩如太阳般灿烂的笑容所打动,好像一股清流顺着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向皮肤深处蔓延,滋润干涸的血管,似乎那一刻由外向内延伸的生机气息就连灵魂都能受到洗涤,于一切无所有的时候看到希望,在希望中看到光明。
海蒂就是这样的一种女孩,她是爷爷生命中从不曾感受过的疼爱和想念,在想念中感受遥远的诱惑,就好像汪国真曾经说的:
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
所以当心灵的“诱惑”出现在生命之中时,就无法摆脱这种对于感情的依赖,无谓语言、无谓爱情、只为心中的阳光能在这凄美的夜色中展现一种不一样的色彩,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黑或是斑驳苍白的灰。生活对于爷爷来说一直都是阴暗与背叛,倔犟带有孤独,而孤独又是一把双刃剑,伤害别人的时候也伤害了自己。
因此爷爷开始对于海蒂是拒绝的,但是这份孤傲的拒绝在“阳光”的照射下又能坚持多久呢?
海蒂的眼中有对于世界的好奇,对于人们的善意,对于阿尔卑斯山的敬意,对于爷爷的憧憬。而这种天生无邪的憧憬就是那一道阳光,将倔犟的老头最终也感化成温柔的爷爷。
生活于我们而言从来都是钢筋水泥,在我们看来,这一成不变的味道就好像千百万年不变的阿尔卑斯山一样,这同海蒂的爷爷也是一样的,然而灿烂的阳光照射在身上,那么温暖歆享的味道就再也不会忘记,它长长的留在了记忆深处,让我们迷恋到无法自拔,就好像黑暗中不断摸索的路人,于末世中看到光明,那么这段光明也会让他产生超人的勇气和生存的动力。
02
鲁迅先生曾在《墓碣文》写过这样的话:
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孤独与黑暗这件事情在每一个人眼中都是一样的,但是希望却不尽相同。对爷爷来说,希望就是能看着海蒂成长;于海蒂来说,希望就是和爷爷共同生活。
对于鲁迅来说,他眼中的希望,是希望这个世界思想的觉醒。因为他所处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病症早已不是鸦片和外部侵略所造成的,而是落后的思想与木偶般的生活所创造的必然结果。
鲁迅的伟大之处就是用黑暗的情绪去渲染事件,给人浓墨重彩的一笔难忘,在难忘中诉说希望,并非一定需要特立独行,但是一定要有思想。思想就是这道阳光,在白天“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但是黑暗降临之后,才能让人在“无所希望中得救…”
03
前不久,看到一条新闻,上海17岁的少年因为忍受不了母亲的责骂,慌忙的从上海大桥上跳下,匆匆的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看到这条信息很多人都讨论现代的教育问题,但是又有多少人能体会到17岁少年的绝望呢?
孩子在很多父母眼中更像是一种生命的“寄托”。
就好比:我曾经没有怎样怎样的美好未来,那么我的孩子一定要有;或者我看到别人的孩子怎样怎样,那么我即使拼了命也要让我的孩子变成那样…
这种寄托情绪如果不断发展下去,在父母眼中,孩子就会从”寄托“变成自己的“附属品”,这种“附属品”的危险思想才是对于作为独立生命的孩子最大的威胁。
母亲总是让我看别人的家的孩子有多优秀,而自己却又多无能;母亲总是提醒着我她当年为了我错过了多么美好的未来,而我却不知道感恩和珍惜;母亲总是重复一遍一遍的告诫我,一切都要以学习为重,不能越雷池一步,若超过警戒线,就要打折我的腿;母亲总是不断的叮嘱我,你要给我长脸,不要给我丢人;母亲总是……
……
从男孩跳下去的一刻,一切就都结束了,“好了,母亲,再也没有人会给你丢人了,也再也没有人会让你觉得别人的孩子比你的强了…”
这是多么多么悲伤又无助的黑暗啊!
我想母亲未来的生命都会不断的在黑暗中沉沦,在黑暗中感受无法言语的失落,那种痛彻心扉的孤独似乎连思想都随之远去。
她在拥有的时候,没有看到孩子更多的可能性,总是以打骂作为教育的手段;而孩子也在这种失败的“教育”下再也看不到光明,匆匆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如此陷入了永久的黑暗!
情感的有无,从来都不是一直都在的,在没有的时候,不会去思念;但是当拥有以后,就会沉迷;再次失去以后,那种深深的孤独与失落的内心,就好像被一只手抓住一般,那么疼痛,那么寂寞。
04
未来不可知往事不可变,但对于现在往事却可鉴,于未来开卷有益。
只有感受过黑暗,才能以更加明亮的眼睛去感受光明的阳光,只有感受过孤独才能在阳光中找寻希望,希望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希望是擦亮眼睛发现平时忽略的美好;希望……可能一直都在你身边。
多学学鲁迅先生,对于周身的失望多多思考去找寻希望,也多学学爷爷,在黑暗中拥有一双看到光明的眼睛。同时也要充当别人的希望,不要将负能量过多的传递到别人身上,无论是对你的朋友,还是你的孩子。
作为父母,请给你的孩子更多精神上面的“阳光”吧。
记住,擦亮眼睛,寻找希望,人生苦短,须得尽欢,冲动是魔鬼,光明总是在风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