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是一部私人制作的纪录片,从2008到2015年,跟拍三位青少年的成长,生活在贫困中的两个孩子目标明确,一个山里小学中年级女孩想长大去北京上学打工,一个咸阳的高三复读男孩想考上大学,还有一个北京的家境富裕的女孩没有什么明确的未来想法。7年后,山里女孩嫁给了表哥,重复母亲的生活;高三男孩复读第三年考上大学,毕业后经历波折找到电力公司工作,然后成家;北京女孩现在北京开了一家咖啡店,失败后到德国求学、恋爱,然后回国开了一家艺术投资公司。这部片子想反映什么?我觉得确实一代又一代人一直重复着父辈的生活。能打破阶层界限走出来,真的很不容易。山里孩子的“出路”在何方?
那个山里女孩没学出来,没能实现自己到北京去上学的愿望,当4年后来到山外的学校时,虽然努力,但根本跟不上,年龄与其他学生差异大,她无奈放弃学业,来到城市找工作,因为她的哥哥打工撑起了家庭,让全家从山里搬到了县里,所以她也想到县城打工。但是一个没有经验、没有文化、什么技术也没有的女生在城市里找不到什么能干的工作,她走到宾馆、快餐店甚至到菜场里询问,连续碰壁后,她一个人坐在路边的小桥上,默默无语,望向镜头又立即低下来。一个人走在隔壁上,孤独背影显现出她的犹豫与彷徨,是否真的无路可走?她再回到家乡,一块长大的同龄女孩讨论的是怀育新生命的话题,。爸爸的结论女大总要嫁人,靠女婿生活。第二年,女孩子就嫁给了表哥,只有16岁。
回顾纪录片,山里女孩的家庭生活只能保证有吃的,孩子从小跟随父母一起劳作,吃得只有一点面食,晚上面食搭点咸菜。这样的家庭环境,人被栓在土地上,生存的压力让父母根本没有时间陪孩子,交流很少。
山里的学校能开出来已属不易,教师的水平,教学条件都非常薄弱,孩子们能跟着老师读着书本上内容,想象外面的世界;孩子日常阅读只有教材,没有其他读物;孩子朗读的作文听出来口音很浓,虽然努力朗读得很好,但我听到的感觉就只是大声念。
孩子在课文里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她也想走出黄土高坡,上大学。但是,现实是普通孩子只有一代又一代重复祖辈的生活,家人的观念没有改变,外界的帮助能否给予更大的支持?
山里孩子的出路在何方?
实施大学生,城里老师去支教,就需要保证连续性,长期性。曾经支教老师到山区工作一年,给孩子们打开看向山外的一扇窗。一年后,老师走了,启动梦想的孩子们失去了帮助,重新回到原来,生活恢复原状。有些民众不太欢迎支教老师,因为他们洒下了梦想,却无力改变什么,孩子不能安于现状?不过,这个是否是教育的价值,点燃改变生活的希望之火,心中存着走出去的念头,孩子即使当时不能实现,但目标引领,他会有知道成长的方向?但是如果我们政府或民间组织能长期定点进行支教活动,成效会更好。
实施网络教育普及,就需要硬件设备,需要电力配备,需要有看过外面世界的老师引领孩子。
网络教学,其实是将优质资源带给边缘山区的好方法,老师没有支教的辛苦,可以长期合作。但是远方的老师如何能知道学生现状,就需要对山里孩子的现状有调研,有测试,网师能知道,才能送出适合山里孩子的教育课程。
网络教学开展阅读教育,那就要让孩子有充足的书籍,有时间,有兴趣读书。
网络教育开展教师培训,指导山区教师跟着学,培养教师的价值更重要。
网络教育开展家长学校,指导父母转变观念,提高素养,这个更是任重道远。
特别喜欢影片中一个细节,山里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爬到山顶,远望家乡,用笔画出春天里的山林动物。每一个孩子都在认真地画着,相互交流,脸上洋溢了欢笑。镜头拉近到孩子们的作品,稚嫩而形象儿童画与城市孩子的作品没有太大差异。孩子们感知艺术的能力并不因为缺乏指导而受太大影响。
每个生命都有渴望成长为更好自己的动力,期待我们网师能做出自己的贡献。参与网师公益课程建设,借助平台参与边缘地区教师培训,让我们的孩子与边远孩子结对交流,互相讲述自己的生活等等。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视野要打开,能主动去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