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在微博上刷出联合国公布的92年出生的人算是中年人的时候,我刚刚重新读完刘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我想这对于我,或者对于很多人来说,都算一个噩耗。毕竟,当休息日的时候,偶尔也会和父母耍下无赖。可是,我们真的在不知不觉长大了,就想朱自清的《匆匆》中所写,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而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不知不觉中,我们像小时候的父母一样,每天上下班,而不是每天上下学。而我们的父母们, 此时,脸上的皱纹比上大学的时候更多了些。
记得读大学时候,同样看过一句话。我们早过了在桌子上能分到鸡腿的年龄。是呢,小时候参加聚会,长辈们总会把鸡腿夹给我们,曾经天真的我一度认为大人不是很喜欢吃鸡腿,后来当鸡腿开始夹给别的比我更小的孩子的时候,我才知道鸡腿或许真的是那只鸡最好吃的一部分。这就如同很久之前,就离我们远去的童年。当童年伴随着能分到鸡腿的权利一起到天空深处,我们才发现,那些年,原来如此美好。
毕业后,参加几个发小聚会,畅饮之后喝的烂醉如泥。第二天,发现自己躺在书房的地上,而下面只有一层床单。我妈说,你昨晚喝的太醉,从床上摔倒地上,我想把你抱到床上去,才发现,我根本抱不动你了。只好放了层床单,把你推到床单上,以免着凉。我不觉想起了小时候,看电视看的太晚不经意间睡到沙发上,第二天醒来我准在床上。因为妈妈会把熟睡我抱到床上。不是我睡的死,只是因为抱的太温柔或者太熟悉吧,毕竟婴儿时期,我是被同样的双臂抱着直到会走。
从那次在地上躺了一宿后,我便决定以后喝酒不再喝醉,避免妈担心。
成长伴随的不仅是身体的发育,还有心理的变化,身体变化在青春期之后会固定,而心理会一直在变化。
我们可能不再相信一见钟情,知道偶像剧里的东西都是不切实际的童话,而安静的听从父母关于相亲的安排,遇见一个不错的男孩或者女孩,便娶了或者嫁了。曾经认为的认真,其实都是一些幼稚的想法。而生活很多时候并不是彩虹,而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我们可能不会随心所欲的做事发脾气。我们会越来越在意周围人的想法,我们会从只为我们自己活着转变成为活在别人眼中。对待不太喜欢的领导和客户,我们学会了虚以委蛇的笑,而不是转身离去。因为领导关乎我们在单位的前途,而客户关乎我们明天的晚餐。
我们可能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大学时候更少。为了自己的前途,大多数人不会在父母眼前上班。单位休息时间和大学比起来少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大学时候时不时的会跟父母打电话索要生活费,而有了工资的我们不会跟父母要钱。大学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有钱,因为我们的父母是我们的银行。工作后,我们很贫穷。因为要为房租和生活费节衣缩食。可是,此时的我们,会吃着泡面告诉父母,我们过的很好。
不管我们承认与否,这一切都昭示着我们的成长,而这一切都告诉着我们渐渐成为了儿时父母的样子。当我们已经或者即将组建自己的家庭的时候,我们不再是父母庇佑下的幼苗,而是能给父母遮风挡雨的大树。我们不再是这个国家的花朵,而是这个国家的建设者。我们肩头扛着越来越多的责任。
在古人看来,二十岁行加冠之礼,标志一位男人的成年,三十而立,意味着我们要独自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二十五六岁的我们,坐着通往三十岁的高铁上飞驰。
青春真的注定是用来怀念的吗?高晓松母亲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岁月不会强制剥离我们的激情和热血,只要我们任性地留住便好。
让我们把读书和健身当成生活的赞歌,让书籍锤炼心智,让锻炼提高体质。尽可能的给自己一次想走就走的旅行,感受下远方的活力,让生活充满希望和动力。
愿我们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