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孝庄还注重以西方的先进文化来培养康熙,她先后聘请了多名西人到宫中,比如德国人汤若望、意大利人利类思、葡萄牙人安文思、比利时人南怀仁等,他们教小皇帝天文、数学、地理、绘画和医学等课程。玄烨还学以致用,让南怀仁设计出适合山区作战的轻型火炮,在平“三藩之乱”中,这种火炮显示了巨大的威力。可以说玄烨之成长为雄才大略一代名帝,清王朝在康熙朝得以全面复兴,形成一个较为清平繁荣的黄金时代,康乾盛世的到来,其首功,应该归之于孝庄。
康熙十四岁亲政以后,孝庄则大胆放手让孙子去处理朝政,很少干预。她谆谆教导孙儿:“古称为君难。苍生至众,天子以一身临其上,生养抚育,莫不引领,必深思得众得国之道,使四海咸登康阜,绵历数于无疆,惟休。”“祖宗骑射开基,武备不可弛。用人行政,务敬以承天,虚公裁决。”(《清史稿》〈后妃传〉)除了耳提面命,不断提醒儿子、孙儿要勤政爱民,孝庄也凭着她的身分与威望,以适当的方式不断帮助儿子、孙子去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为了得到汉族官吏的支持,顺治九年(一六五二年),孝庄皇太后把为清朝战死的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留在身边,加封她为和硕格格,她还敢于冲破满汉不通婚的祖制,于顺治十年(一六五三年),将皇太极的十四女和硕恪纯公主下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
康熙登基后,在康熙初年纷繁复杂的政局中,孝庄尽力以自己的影响平衡着各种关系,维持政局的稳定。康熙初年,辅政大臣鳌拜结党营私,擅权专政,孝庄在给孙子挑选皇后时,一反常规,她没有继续从其母族博尔济吉特氏中挑选,而是亲定首辅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以索尼来牵制鳌拜,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胸襟与识见(康熙后来成功铲除鳌拜,也与孝庄的支持分不开的)。孝庄一生生活俭朴,反对奢华,后宫的用具,多年不让更新,但每逢荒年欠岁,她都“辄发帑赈恤”,把宫中积蓄拿出来做赈济。比如顺治十年(一六五三年)七月,南方暴雨成灾,百姓流离失所,她特地将宫中节省下来的八万两银子拿出来赈济灾民。顺治十一年、十三年,她又分别拿出四万两和三万两银子用于救灾。康熙年间,吴三桂叛乱,为支持朝廷平叛,孝庄“念从征将士劳苦,发宫中金帛加犒”(《清史稿》〈后妃传〉),又把节省下的银两捐出犒赏出征的士兵。
康熙二十六年农历十二月,孝庄病危,康熙亲奉汤药,昼夜不离左右,并亲自率领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坛,祈告上苍,请求折损自己寿命,增延祖母寿数。康熙在诵读祝文时,禁不住涕泪交流,动情地说:“忆自弱龄,早失估恃,趋承祖母膝下,三十余年,鞠养教诲,以至有成。设无祖母太皇太后,断不能致有今日成立,同极之恩,毕生难报......若大算或穷,愿减臣龄,冀增太皇太后数年之寿。”(《清圣祖圣训》卷一)然人生自有定数,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历一六八八年一月二十七日),孝庄这位从蒙古大草原走出来的亲善大使,有清一代最为杰出的女政治家,走完了她七十五岁披荆斩棘、多彩多姿的人生旅程,安然离开了人世。
孝庄在弥留之际,曾嘱咐康熙说:“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清史稿》〈后妃传〉)皇祖母去世后,康熙遵嘱,将孝庄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房子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然而谁也未曾想到,孝庄梓宫暂安奉殿,却一下子“暂安”了三十八年!直到雍正三年(一七二五年),她的重孙子雍正才命人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草草建起一座陵园,将孝庄灵柩葬入地宫(因其陵在盛京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有的研究者认为,孝庄遗嘱中“不忍”云云,不过是一种托词,其实是因为她下嫁多尔衮,自知无颜于九泉下复见本夫皇太极,故只得另外“择吉安厝”了。
也有人认为,其实遗嘱本身可能就是清宫精心设计的一种伪词,为下一步孝庄不与皇太极合葬另择地安葬找借口作铺垫,所以要解孝庄下葬之谜,“太后下嫁”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
布木布泰,庄妃,孝庄皇太后,孝庄太皇太后,这位流淌着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血液的大家闺秀,两辅幼帝,经历无数惊涛骇浪,以她的睿智、妩媚、坚韧和刚强,历经人世沧桑,搏击时代风云,成就名留青史的伟业。她没有、也不要任何政治头衔,只以一位妻子、一位母亲、一位祖母的自然身分,在幕后为丈夫、为儿子、为孙子默默地奉献。她先后佐助三代帝王,主持了入关、定都、灭明三件大事,对大清的建立、巩固和繁荣,作出卓越的贡献。可以这么说,她当时在朝廷中的地位,并不亚于唐代的武则天,但她却不称帝;她的权威,也绝不小于后代的慈禧太后,但她也不“垂帘听政”。作为一名杰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女政治家,孝庄在满清宫廷斗争的漩涡中奋斗了一生,其芬芳永泽后人,也为一部和亲史谱下了光辉动人的篇章。
中国人崇尚“入土为安”,但康熙却三十多年不葬祖母,虽然雍正解释为康熙与祖母感情笃深,不忍下葬,但这种托词是说不过去的,其中必有迫不得已的隐衷。有人认为,孝庄绝无下嫁多尔衮之事,但其失身却是不可避免的。孝庄留下遗旨不与太宗皇太极合葬,就是认为自己白璧有玷之身无法再与太宗同穴。康熙完全了解孝庄当年辱身以嫁的苦心,所以在孝庄生前,孝养无微不至;孝庄去世之时,不能将她葬于皇太极昭陵,但是康熙又不忍心让祖母孤零零地别葬他处,于是就出现了停孝庄梓宫数十年而无法下葬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