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入殓师》是由日本作家青木新门的小说《门纳棺夫日记》改编而成,讲述了日本入殓师的真实生活。以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去观察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死亡,去凝望围绕在逝者周围的充满爱意的人们。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我国,殡仪馆是一个事业单位。在殡仪馆工作的殡葬人员大部分是国家公务员,拿的是国家工资,而且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是相当丰厚的。
殡葬类专业是大学专业中非常冷门的一个,此专业很特殊,社会的接受度普遍不高,需要颇高的胆量和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报考的人非常少,常常是屈指可数。
虽然,我们口中常说“职业无贵贱”,但是,扪心自问,你能接受你的家人从事殡葬类的工作吗?你能接受你自己从事殡葬类的工作吗?殡葬工作,给人的第一印象常常是不吉利的、难以接受的。
说心里话,我很少思考这个问题,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并没有真正接触过死亡,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直面过死亡。《入殓师》这一影片,让我开始深深地反思,对入殓师这个职业,也有了全新的认识。
生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谁也逃不了,谁也避不开。试想一下,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自己如何离开这个纷纷扰扰的世界呢?
“尊严”在“死亡”面前是常常被提及的。那些年迈的老人,都渴望有尊严的死去,或者说,如果可以选择,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有尊严的离开的。那么如何才能“有尊严的死去”呢?
来自新疆的樊丽君,为了美丽,30多年不吃晚饭,做乳腺癌手术前,仍然要化妆。60多岁,依然拥有少女的身材和面容,和同邻人的对比异常鲜明,甚至有人称她为“新疆版赵雅芝”。看图片,你能相信,这是一位60多岁的奶奶吗?
为什么手术前仍然要化妆,化妆给谁看,难道是主刀的医生?护士?不,是给自己。万一自己下不来手术台,也渴望自己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美丽的,是动人的。
一支口红,一点胭脂,美化的不仅是面容,更重要的是心灵。入殓师,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我们肃然起敬的职业。他让我们离开的每一个人,在和世界告别前,依然是美丽的,干净的,有尊严的。让不舍的亲人朋友,看到离去的你依然是美好的。给活着的人带去深深的慰藉。
在战乱年代,这是非常奢侈的一件事,因为几乎没有人,有时间,有机会,有意识,要给离去的人化妆,换上干净的衣服……能有一个简单的墓碑已然是幸事了。
现在,我们当中的很多人,未来都有这样的机会,享受这样“高级的待遇”。前提是,有殡葬业,有从事殡葬业的工作人员。那么,你又为何看不起,从事这项工作的工作人员呢?你的生死观,是否应该革新一下呢?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从事殡葬业的。我一直觉得,我们选择的职业,应该是我们发自内心热爱的,愿意倾注自己的热情和能量的。就像《入殓师》的主人翁,开始也很排斥这份工作,深入了解后,愿意投入其中,并将“入殓艺术”展现在世人面前。如果你无法对入殓工作,产生敬佩之情,你是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入殓师的。
每次给遗体化妆,工序也是非常复杂繁琐的,从缝合、填充、穿衣、摆鞋到整容、化妆,一般情况下,需要持续工作3、4个小时。每一次的入殓,都像是做一台精细而严格的大手术。
不少从事殡葬工作的工作人员,坦言,自己并不怕尸体,更怕的是亲人朋友的冷眼相待和人心的冷漠淡然。甚至可以说,自从自己从事了这个职业,亲朋好友都避之不及。就算有摆婚宴、满月酒什么的,也不会邀请自己,有时候甚至还会在背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很多人选择这个职业的时候,家人都是异常排斥和强烈反对的。而且,谈及婚嫁,很多人也是直接“say goodbye”。
可见,入殓师奉献的不仅是汗水,更多的是情分。亲情,友情,爱情……他们都得默默地割舍了一部分,只为守护生命的最后一程。本该值得我们敬佩的入殓师,却总是被世人冷落,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