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影《色·戒》中,王佳芝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女性角色,整部影片紧紧围绕王佳芝展开叙述,她是一直活跃在时间线上的女性人物。电影中的王佳芝随着时间的流逝、剧情的发展完成了一次从青涩懵懂的女大学生向风情万种的女特工的转变——尽管这个女特工相当的不称职。
影片中塑造的王佳芝这一形象是美的存在,她单纯善良,她隐忍坚强,她对爱情充满向往,她遗世独立与同龄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在一群稚气未脱的年轻大学生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当这群冲动的大学生因为机缘巧合凑到一起谋划这场刺杀的时候就注定这是一场终将失败的刺杀,他们头脑简单者有之,贪图享乐者有之,胆小懦弱者有之,善于嫉妒者有之,这样的一群人凑到一起根本就难成大事,更何况这场刺杀至关重要的人王佳芝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投入到刺杀中去。
王佳芝最开始加入刺杀行动的时候原本并不情愿,但是刺杀行动发起者邝裕民对于王佳芝而言是一种引诱,在她黯淡无光的生命里,邝裕民就好比一丝光亮,即使这丝光亮将要把她带入万劫不复之地她也心甘情愿。尽管王佳芝加入了刺杀行动,但从始至终她都并未融入。“刺杀联盟”商议让王佳芝假扮麦太太色诱易先生的时候,当事人王佳芝反倒是最后一个得知消息,“刺杀联盟”第一次杀人的时候王佳芝像是一个局外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所谓的大事业王佳芝根本不屑于参与。
王佳芝是一个缺爱的姑娘。影片简单交待过王佳芝的父亲只把儿子带去英国而任由她孤身一人留在水深火热的中国,父亲再婚她也只能写信祝贺这足以说明王佳芝与父亲的关系。之后王佳芝在电影院看着电影里男主对女主说:“我有很多孩子,要对孩子负责。”这时候她隐忍而压抑地哭出来,李安导演将这一幕与王佳芝的父亲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强调父亲对她的漠不关心。在这样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心智还未成熟的青涩姑娘失去了亲人的疼爱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情,她渴望爱也渴望被爱,所以当她看到宛若绿叶之中一朵梨花的邝裕民的时候心弦一动,因为这一份悸动,她情愿被卷入这场幼稚的刺杀计划之中去,即便她对这场刺杀这场所谓爱国行动并没有半点兴趣。第一次刺杀因易先生的离开而失败,王佳芝对邝裕民的那点情愫被消磨殆尽,她对邝裕民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因她是个缺乏爱的姑娘,她甚至对刺杀对象易先生产生了感情。第一次刺杀失败,王佳芝也暂时从刺杀行动中抽身,她回到上海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她依然得不到亲人的爱。又是一次巧合,王佳芝从电影院出来恰巧被“刺杀联盟”中另外一个女性成员赖秀金遇见,她再一次受到“刺杀联盟”的邀请。她不甘于三年前那些徒劳无功的付出,以及心中那一丝丝对易先生的情愫,再加上寄人篱下的痛苦,她决定再次加入刺杀行动。
通过王佳芝两次加入刺杀行动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容易被感情左右的人。她第一次加入刺杀是因为年少青涩萌动的春心,第二次加入刺杀是因为成熟老成的易先生给过她些许温暖。她可以为那个头脑简单做事冲动的热血青年的邀约二话不说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在一帮精明的阔太太中间左右逢源,也可以因那个给了她温暖的人放弃刺杀,放弃逃跑的机会甚至放弃生命。从始至终,不管她是不是变成了一个合格的特工她都一直是一个对爱满含希望的女人。她两次加入刺杀都暗含她对爱的渴望,她渴望接近邝裕民这束光亮所以加入了刺杀计划,她渴望与易先生重逢所以再次加入了刺杀计划。她是那样的单纯,那样的热烈,为了那一丝半缕她以为的爱她完全不去考虑自己将会陷入到何种境地之中去。
王佳芝活得热烈,虽然她孤独隐忍,但她最后终于勇敢地听从自己的内心。因为她听从了自己的内心,刺杀计划失败了,这一次败得彻底,连生命也将终结,但这样的选择也许也算是一种智举。她爱上了易先生所以不忍他殒命,倘若她没有这样选择,可能易先生会死去而她又将孤独地面临这个世界。
王佳芝是不完美的。作为一个女大学生,她本应该清纯美丽纤尘不染,但是为了所谓爱国计划,为了那一束所谓光亮,她变成了被玷污的不完美女性;作为一个女杀手,她本应冷酷无情,但是为了内心深处那一丝悸动,她成为了为暗杀对象牵肠挂肚的不完美女杀手。她不完美,而她的不完美之处也正是让人忍不住爱怜疼惜之处。
电影是比文字更为直观的表达,但是有时候电影所能呈现的东西却比文字相对有限,因此更需要观众猜测揣摩。就拿电影中刻画的王佳芝这个角色来说,不同的人看她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看来李安导演不仅仅刻画出了一个让人疼惜怜爱的弱势女性,还表现出了女性天生的缺陷——弱质、感性、物质。
王佳芝可能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爱国者,不是一个优秀的爱国行动实施者。在电影中这场爱国行动的上级轻易地就放弃了王佳芝以及“刺杀联盟”,我们不难看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性自私的一面。年轻女性王佳芝是被父亲抛弃的孩子,是汉奸易先生的情妇,是爱国行动利用的工具,这是她在这个时代最无可奈何的选择,也是她无法逃避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