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互联网巨头们早已各立山头,壁垒高筑,开始把触手伸向其他领域的时候,本来打算大干一场的互联网创业者们,却发现自己像进入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围城里,不仅得防范着同行业同模式的其他创业者们的欺凌,更得忍受着巨头的无情压榨。
最终,情怀抵不住竞争的冲击,这些新进创业者们也慢慢走上了“新瓶装旧酒”的老路。
虽然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模式,但创业者们总喜欢把自己做的事情标榜成“颠覆传统、颠覆行业”高大上项目。而实际上,不过是小打小闹。
有的创业项目从刚出生开始,就根本不存在成为“独角兽”或“巨头”的基因。在具体操作上,无非也就是简单搭个网络后台,披着互联网的外衣,做着和传统企业一样的事儿。而这样的项目实在太多,不胜枚举。
如果拿这些所谓的互联网创业项目和传统企业项目作比较,我想这些自认为逼格很高的创业者们肯定会对后者不屑一顾。他们会说自己的创业项目真正便捷了大众,让用户享花最小的成本享受了最高质量的服务。听起来很熟悉?很高大上?因为几乎每家公司都会这样宣传自己的。但如果你仔细看过这个创业项目涉及到的产品价格、服务质量、用户量、交易额等关键性指标,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个项目并不比传统企业项目好多少,甚至有的还不如传统企业。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那就是,这样一个刚出炉的创业项目,在行业资源上、政府政策等方面肯定会有很大的限制,也恐怕也会加剧操作的难度的。
有人可能会说,你看阿里巴巴、滴滴、小米等企业都成功了,为什么我们不能成功?答案归根到底还是你的模式有问题,没突破。如果时间可以往回拨转,你尽可以看看以前阿里巴巴、滴滴、小米等企业,有哪一个不是在模式上有很大的创新之处?而不曾像你的项目这样,和其他项目一样,走着老路,“好死不如赖活着”,总想着有一天“飞上枝头变凤凰”。当然,阿里巴巴们的成功也还有其他因素,比如赶上了人口红利爆发的好年代,使得获取用户成本并不那么高,而且投资人手头也宽裕,愿意一掷千金,所谓花钱抢用户,烧钱占市场,那是带着几分豪爽也带着几分优越的。毕竟,对创业者和投资人来说,那是一个“人傻钱多”的好时代啊。
可现在,那个好的时代一去不返,坏的时代已经来临。由于同类质的创业项目太多,产品太雷同,用户选择性越来越多样化,口味也变得越来越挑剔,这就变相地提升了用户的“智商”,使用户不再是以前那个“傻”用户了。
所以,如果你的项目面临着有很多同模式项目的竞争,那么很抱歉,你产品被替代的风险也就大大增加了。另外,也正是由于产品的多选择性与用户的挑剔性,你产品流量的获取成本也越来越大了,而这,确实不是什么好消息。
而在拿投资这件事上,创业者同样难度加大。以前创业者可能寥寥几句就能博得投资人会心一笑,愿意对他慷慨解囊,但现在就算创业者花上数个小时,讲得自己口干舌燥,吐沫横飞也不见得能拿到一个子儿。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资本寒冬来临,投资人的钱袋子在变瘪,进行投资时变得理性了许多,但更大的原因,是因为前文所说的创业项目总是走着前人的老路,花样上没有翻新,触不到投资人的G点,不能让投资人一听就爽!
创业本来就很难,如果再没有一个好的模式支撑,那可真是难上加难!所以,创业者们,还是让用户品尝点“新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