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春秋,逐鹿战国
1.春秋初期,四夷内侵,就是在中国内部的游牧部落和华夏杂处。西周失败后,失去王室尊严,各个诸侯国相互看不顺眼,开始互相吞并。
当时时不时有称霸的诸侯崛起,喊出口号“尊王攘夷”,就是说仍然尊周是天子,不承认靠抢夺来的政权,使得内乱减少。
当时主张“尊王攘夷”的是齐桓公的宰相管仲,在乱局中提出一个主张,打破时代的僵局,这就是大政治家。
当时的诸侯国主张城郭联盟,一国有难,各国支援。比如齐桓公就带领各国军队帮助卫国驱除戎狄。但当时的楚国坚决不参加这个联盟, 并且持续吞并小国、弱国。
齐桓公和管仲死后,晋文公接过“尊王攘夷”的大旗,可以说,是齐桓公和晋文公维持了封建制度。
春秋时代二百四十年,结束于吴国攻打楚国,往后就进入了战国时代。
2.战国群雄
经过春秋争霸,各个有实力的十二诸侯演变成七雄,即秦、楚、齐、燕、韩、赵、魏。那么春秋和战国时期有什么分别呢?
春秋时期,一个国家就是一座城池,是城市国家。
战国时期,一个国家有很多城池,比如齐国就有七十多个城池。
所以说春秋是封建诸侯国,战国是以军立国,成了军国。
其实在战国前中期应该是战国九雄,当时还有宋国和中山国,只是因为这两国最早被灭,所以后期就是战国七雄了。
战国七雄,在政治上已经有了合纵连横。
南北国家纵向结成联盟,打击秦国,这是合纵。东西向的国家连横,成了联盟服从秦。战国七雄合纵连横,这个时期内产生了许多军事家和政治家,比如鬼谷子、庞涓、孙膑等等。
七雄逐鹿,最终由秦国统一六国,秦国即将开启一个大一统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