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单一地以为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只能通过你做成了哪些事情去体现,现在我要加上「你是否被认真地对待过」,这种自我认知上的突破来自于我所接收到的用心良苦的暖意,以后可能会加入更多元的认知,但这一认知是我关注外在的开始。
我有一个很喜欢的大V公众号,有很多的文章可以引发我共鸣的感悟和见解,文章观点犀利,对很多事情都有深刻的洞见,但正因为如此,我很害怕在留言区留言,怕露怯,怕自己的观点太浅薄,太小儿科,所以我选择把自己的很多想法默默地收起来。有一次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怎么想都是无解,就试着在评论区写下我的问题,没想到得到了很认真的回复。说很认真,是因为他并没有直接告诉我选择A还是B,而是抽丝剥茧地帮我分析局势,然后把选择权给我,让我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去做选择。
这让我想起东野圭吾《解忧杂货铺》中的浪矢爷爷,他每天都要收到大量的咨询信,每次都非常慎重地去回复。他说,这么多年的咨询信看下来,让他逐渐明白,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所以有些人读过回信之后,会再次写信过来,大概就是因为回答的内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吧。所以他每次的回复都是启发咨询者去认识自己在面对的究竟是什么样的处境,自己是如何到这个境遇里来的,然后去寻求属于自己的答案。
KY的主创在写2016告别语时说了三点寄语,其中一条是:很多读者都曾经问他们,为什么你们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析一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而对于“怎么办”谈得不深入。他们的回答是:
每个人所面对的问题是有独特性的、每个人想要达到的目标是由自己的价值取向引导的、每个人的优势所在和局限所在都是不同的。而我们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通过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系统化的阐述,给你提供自我分析的工具,把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心借给你,让你对自己产生好奇,让这种好奇推动你、探索你独特的处境,追寻你独特的解决方案。
我深以为然!
今年10月份,因为好玩儿,我在荔枝做了一个荐书的节目,把自己每周阅读的好的书籍通过电台分享给大家,给喜欢阅读的人在选书上一些建议,同时也作为自己的一个知识输出平台。令我没想到的是,收到了好多人的回复,有的是鼓励,有的是感谢,还有的是与阅读毫无关系的单纯情感的倾诉,这让我非常惊讶。我没想到这个电台会在这个喧嚣的时代,成为别人的树洞,他们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观点,擦拭不愿示人的伤口,或仅仅只是暂时停驻歇脚,却让我一下子有了一种无形的责任感,我决定要认真去做这件事,做好每一次的分享,仔细看每一条留言,认真去回复,尽最大的努力给他们客观中肯的观点,并尽量不左右他们的想法。其实,以后会做到什么程度,是否可以给他们人生带来影响,影响有多大,我也不清楚,只是决定:当下,绝不辜负!
过往怀着深深的敬意所经历的一切,我都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剩下的时光里表达暖意,人生的魅力不仅仅在于认真地对待自己,还在于认真地对待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