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懂,不是一个人的事
恕我孤陋寡闻,还是在4年前才第一次听说这个故事。
当地的心理咨询公司组建了一个学习小组,叫春草(呃……澄清:这名不是我取的)。几位咨询师每周四晚上碰头,就某个主题进行探讨。我就是在这里初遇李师兄。
有次例会,我跟一位咨询师因为意见不同争论了起来。在整个小组面前,我们展开了长达40分钟唇枪舌剑的表演。不得不说,大叔当年是个很有原则的人,呵呵。
谁也没有说服谁。其他人都在“这也对,那也行”的打哈哈,这时李师兄挺身而出了,说给你们讲个故事。
大意是:有人来向孔子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门口遇到子贡,便问一年有几季?子贡说四季。来人说不对,只有三季。两人就在门口争论了起来。孔子听到争论,走出来看,两人让孔子回答。孔子看了看来人,说一年只有三季。那人大笑而去。子贡很晕,问孔子到底是几季,孔子说四季,刚才那人是只蚱蜢,只经历过春夏秋,从来没有冬季的概念,这样的争论有意义吗?
著名的《三季人》故事,我两听完,微笑不语。
李师兄说:你们觉得,这个故事的意义在哪?
我说:就是说,对方不懂的时候,说什么都没用。
李师兄摇头:这样理解当然没有错的,但我真正想说的是,在听完故事的那一刻,你们是不是都把对方当成了三季人?
我们沉默了。没错,在“不想跟你说了”的背后,隐藏着一颗多么傲慢的心,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真理在自己手上,而你只是你不懂。我们从没想过也许对方见过更加广阔的世界,起码是一个与我不同的世界,在我们互相视为三季人的时候,也失去了一个扩展认知边界的机会。
不懂是双方的,他不懂你,你未必懂他。成长,要时刻把自己当三季人。
02 不懂,是一种常态
生活中很难做到懂一个人。
我们太习惯以己度人。美国著名主持人林克莱特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呀?”小朋友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林克莱特问:“如果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没油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说:“我先告诉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先跳下去。”观众都笑了,林克莱特突然发现,孩子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就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孩子回答:“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我还要回来!”
亲子关系里,很少有父母是真懂孩子的。很多家长喜欢来咨询这样的问题:我的孩子出现了XXX的情况,请问该怎么去教育他/她呢?
我总有一个固定答案:你不需要教育他/她,只需要懂他/她。
很多家长觉得太忙,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其实,陪伴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质量高低。每天哪怕用5分钟时间,关掉手机,忘记工作,放下一切脑袋里的评价,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加入孩子的活动中,他玩水你就玩水,他画画你就画画,他打滚就你打滚,没有教育,没有评价,只是玩耍,都会让你的孩子受益。这会让你真正的懂得孩子,而懂得了就无需教育。
与父母的关系,一度被《巨婴国》推上风口浪尖。我见过一位年轻人,在微信群里声泪俱下陈述母亲对她的伤害。原本不怎么活跃的群像炸开了锅,众多网友纷纷表示同感,最后,舆论慢慢发展为正能量:应该要自我成长,心理断奶。
这时,我看到一句让我眼前一亮的话:成长,从懂得父母是普通人开始。
是啊,也许无意识里,我们把父母当做了神吧,人格完美,能力超群,可以响应自己的一切愿望。可他们是普通人,有七情六欲,会犯错,有缺陷,就像我们所有人一样。那天我写下了下面的话:小时候,我爱您敬您,您是世界的天籁;长大了,我厌你怨你,你是成长的阻碍;后来啊,我终于懂了你,您却已不在……
亲密关系是最难搞的。因为融合,我们会幻想与对方是一体,因为是一体,总认为对方自然能懂我的心。换句话说,在亲密关系里,我们都有同化对方的倾向。一旦瞥见我们仍然是两个人的真相,至少有一方会伤心,甚至一哭二闹三上吊。这就是争吵的本质。
男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是本老书了,如今来看,世界还是一样,金星人和火星人并没有跟对方和解。男人还是一样,喜欢理智,喜欢给解决方案,喜欢自己一个人舔拭伤口。女人也没有变,还是感性的,喜欢情感支持,喜欢分享一切心情。
懂得并接纳双方的不同,始终是解决冲突的一剂良药。
03 不懂,所以才需要懂得
理解,一直都是奢侈品。
我们的身体渴望感官享受,我们的心灵渴望被人理解。从某种意义上,心理咨询师就是为这个目的而生的。在心理咨询的训练中,“共情”能力一直是训练的重点。
研究人类复杂的心理状态,只有运用神入和内省这样的主观方法。科胡特曾说:“神入(即共情)是一种特别适合于观察(知觉)复杂心理结构的认知模式”。内省是“对内部心理状态与过程的自我认识”,神入就是替代性内省,是“思考和感受另一个人内心生活的能力”。
内省的能力,意味着你对自己了解多少。神入的能力,意味着你对别人能理解多少。
知名精神分析师李孟潮这样描述神入的过程:
第一,来访者存在身心苦痛,他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达这种痛苦;
第二,①治疗师以镜像神经元为基础的“共振性神经系统通路”捕捉到来访者的表达的信息,在治疗师身体内制造出类似来访者的痛苦体验;②治疗师通过倾听来访者言语信息,从自己的记忆系统中提取类似痛苦记忆;③治疗师把①和②的体验合成一体,对此体验进行象征符号化。
第三,治疗师把上述象征符号化的体验通过语言表述,并把这种体验指称为来访者的体验。“你此刻正感觉到……,你希望……”
看不懂也没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未经训练是很难做到这些的。
解决争论,达成理解,更加适用的是史蒂芬柯维在《第3选择》中提到的方法:不是“听你的”或者“听我的”,而是寻找“我们共同的方法”。顺便一提,史蒂芬柯维就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
找到第三种选择的关键,在于清晰地理解了对方的意思。如何判断是否理解了对方呢?有且只有一个标准:对方说,你理解了。
具体的做法也很简单:
第一步:A表达,B倾听,不允许插话,直到A说我说完了。
第二步:B重复A的意思,直到A确认说,是的,你理解了。如果A感觉不被理解,则回到第一步。
第三步:B表达,A倾听。如此重复第一和第二步。
以上。
你目前跟谁之间很难互相理解吗?我推荐你使用上面的方法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