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山下俊朗说:儿童只有在小伙伴之间经受锻炼,在孩子们自己的社会生活中,才能成长。
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从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到静静地告别人生,一头一尾都是孤独的。但在其间的过程中,我们却不希望、而且是相当害怕孤独。我们需要他人的理解、关心和认同,他人也需要我们的支持和帮助,所有的人都需要朋友,没有例外。
成人需要朋友,儿童也需要朋友。孩子们之间的友谊会让孩子们更乐观,也会影响孩子们性格的形成。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到小学,她需要朋友,哪怕只有一个,可以一起游戏,一起玩耍,一起画画,一起追逐打闹……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在教室里、在学校里交到朋友,在校园里长大。
全课程《我交了好朋友》就是经由设计塑造孩子的观念,给予当下年龄适当的营养。我们借由丰富的资源抵达孩子生命成长的某个角落。
项目计划:跨学科融合,多元刺激形成观念。
朋友
朋友就是一起做游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
儿歌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整个项目课程我们从这里开启。课堂上老师和孩子之间小手勾一勾,做了好朋友,交朋友原来这么简单。
接下来在《拉钩钩》的音乐中,孩子们伴随音乐节奏,边玩游戏边寻找拉钩钩的小伙伴,看似简单,小朋友玩得非常开心。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们知道好朋友就是那个和你一起玩游戏、一起上课,相互陪伴在时光中长大的小伙伴。教室里的每一个都是你的朋友,交朋友是非常简单的。
和朋友一起玩游戏的快乐。
在老师们的鼓励下,好朋友们在课间的时候一起玩游戏、创编游戏。感受校园生活的丰富有爱。
朋友是相互信任与陪伴的人。
通过绘本故事《威力和朋友》的讲述让孩子内心种下一颗信念的种子:每个人都会拥有朋友,终会遇到彼此陪伴和帮助的人,从而让孩子逃离孤单和害怕。
故事的力量是能够温暖人心的,威利的故事给孩子的是精神上的指引,他们很多时候需要同伴的力量。于是,孩子们讲述了自己和好朋友之间相遇的故事。
瞧,一个个站在讲台前分享,台上的神采飞扬,台下的两眼放光。身边同龄小伙伴的经历相信会让孩子内心那颗小小的种子萌芽。
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书法老师孝明老师为孩子送来祝福:他亲自为每个班小朋友书写的关于友谊的佳话。作品虽小,但仪式感满满的赠言也深深触动着每一个小朋友敏感的心。
找朋友
主动、勇于接纳别人。
小嘀咕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个小朋友,很多小朋友在找朋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困惑。小嘀咕觉得交朋友太危险了,有可能被他们咬上一口,他想要的是百分百朋友。为了和百分百朋友初次相遇留下完美印象,他做足了准备,却意外遇到了并不安全却很有趣的伙伴。所以不要等待百分百的朋友,真的很难碰到和自己想法相同的朋友,但是一定可以遇到在某一方面很有趣的。看到小朋友的不同并接纳他的不同。
当小朋友拿着好朋友调查单穿梭在教室,寻找自己的小伙伴时。本以为乱哄哄的场景,出奇的有序。能感受到孩子对了解自己的朋友这件事情的感受是神圣的。相信每个小伙伴都不一样这样的认识也已经刻在他的脑海里。
付出真诚和友爱
小朋友:老师,我没有朋友!
老师:我们要主动点和别人交朋友,握握手、一起玩就是好朋友。
小朋友:他们都不和我玩。
老师:老师来做你的好朋友吧。
(明显很不乐意)
小朋友:我能找到好朋友,可是他们过几天就不和我玩了。
在小朋友的意识里们一起玩就是好朋友,昨天他还和我一起玩是朋友。今天他就不和我玩了,我就没朋友了。对于刚入学的小伙伴,朋友的关系还是一个雏形,仅仅是游戏。相信这样的问题是很多小朋友都要面临的。
《做朋友吧》中的小蛇也是特别想交朋友,可是一直交不到,因为它一打招呼,大家全都吓跑了。后来他改变了自己。小动物们都和它玩,小朋友们通过这个故事也明白了交到朋友一定是需要真诚和友爱的。孩子们会自居在故事中,感受,进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认识新朋友
当孩子们走进陌生的教室去认识新朋友的时候激动地、兴奋的。
看孩子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把自己形成的观念在实际中进行操作。通过这样的活动感受交朋友是自己可以做到的。
和朋友相处
意见不同要相互谦让
两只羊面对面的情景是小朋友相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场景。当情小朋友上来再现情景的时候。这个时候问怎么办?你们选择一起掉下去还是其中一人退让?谁来退让?把这些问题抛给孩子,无需道德说教,无需评判对错。孩子只需在这样的情景下做出选择。最好的引导就是把问题抛给孩子。谦让不是要求出来,是孩子在生活中的选择。
蓝和黄合在一起就是爱
黄和蓝在一起可以变成更美的色彩,不同的小朋友一起才会有更丰富的校园生活。美术老师带着孩子体会融合美、丰富美。于是,在美术教室里,孩子们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朋友和何种颜色的纸一样,不同才更美丽,融合才更精彩。
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爱
小朋友在相处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矛盾,很多的矛盾都是开始于游戏。这都是因为孩子不能恰当表达自己。其实很多成人也是如此。
通过《蜜蜂和蚂蚁》引导孩子向朋友表达自己的情感。
当孩子们在心形的纸片上写下自己对朋友的爱时,有开心的告诉我:老师,我的朋友是某某某。也有的说我不会写字,画了个爱心。还有画拥抱的。孩子纯粹的世界谁能说这不是罪真实、动人的情感。
蜜蜂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生活中你怎么表达对妈妈的情感?可以拥抱、可以写信,可以用语言。为什么蜜蜂要写信给蚂蚁?蜜蜂之所以写信不就是因为语言不通,不就是和朋友拥抱可能会伤害朋友吗?通过追问让孩子明白选择别人能理解和不伤害别人的方式表达爱。
在小帆船教室里孩子们用拥抱、用微笑、用击掌的方式表达这对朋友的爱。
讲完《同桌阿达》的故事,孩子们写绘作业让人感动。
翻看孩子作品,要么特别有爱,要么矛盾之后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总之都是美好的。其实这就是指向。绘本故事中完美的结局已经开始影响孩子。我也深刻感受到: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是一个童话庄园。朋友的意义也在他们的心中慢慢长起。
在课程的结尾,孩子们在古诗《赠汪伦》中感受友谊的深远,相信几千年前的这首包含情意的诗词将会留在孩子心中,伴随孩子成长。
从朋友到交朋友再到和朋友相处,孩子们从这些概念中穿梭了一趟,在儿歌、绘本、绘画、音乐中感受了一遭。这些体验都是孩子理解朋友,从自我走向链接他人的桥梁。
课程是孩子成长的养料,不仅仅是一篇篇的文章,给予孩子的是指引,是成长路途中的助力。因为在我们眼里,孩子、儿童是一切的中心。在课程中蓄力成长,让成长看得见,听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