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皇帝的妻子数量,大多数人总能想到“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后宫佳丽三千人”等等,那么古代皇帝后宫的妃子真的有这么多吗?历史上妻子最多的帝王又有哪些呢?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推行的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就算是皇帝也不能破坏。也就是说,严格意义上讲,同一时期皇帝只允许有一位皇后(也曾出现过三后并立和五后并立的情况),而其他的皆只能算是妃嫔。而大部分人提到的皇帝妻子,实际上是将皇后和妃子统统算入其中的。
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便是在明清后宫制度完善以前,皇帝是可以随意宠幸宫女的,也就是说被选入宫的宫女,实际上都属于皇帝的储备妃嫔,“后宫佳丽三千人”便是将宫女包含在了其中,而实际上能够受到皇帝宠幸,并被册立为妃嫔的,少之又少。
秦朝以前,帝王的后宫规模普遍较小,通常严格按照后妃制度设立。而自汉朝以后,随着皇宫规模的扩大,为了服务皇室成员,宫女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到汉武帝时宫女便已经破千,此后皇帝后宫的规模开始急速扩张。
到汉桓帝时,在其专宠的邓猛女人老珠黄后,汉桓帝开始大肆扩充后宫,在遭到邓皇后的干涉后,汉皇帝更是一纸诏书直接废掉邓皇后,并将其打入冷宫直到死去。后汉桓帝立大司空安丰侯窦融的曾孙女、校尉窦武的女儿窦妙为后,同时大规模征召美女入宫,以致后宫宫女人数直逼五六千人。
而到了晋武帝司马炎手中,更是直接将后宫规模从四位数提升到了五位数。根据《晋书·武帝纪》的记载,泰始九年(273年)司马炎下诏,选拔公卿以下的女子充实后宫,在选拔没有结束之前,暂时禁止天下女子婚配。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到泰始十年(274年)时,司马炎先后挑选了五千多名美女进入后宫,一时间“母子号哭于宫中,声闻于外”。
此外,根据《晋书·武帝纪》的记载,在灭掉东吴之后,司马炎又于大康二年(281年),“选孙皓妓妾五千人入宫”,《晋书·后妃传上·胡贵嫔》对此同样有记载。
古代帝王后宫宫女数量的巅峰,则出现唐玄宗天宝年间,根据《新唐书》的记载,当时唐玄宗后宫中的宫女数量一度超过了四万人。由于后宫数量太过庞大,导致唐玄宗挑选侍寝嫔妃都出现了选择性困难,从而先后发明出了两种挑选方式,一种被称作“锉角媒人”,也就是每天将一群妃嫔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投骰子,其中最优胜者,便获得了侍寝制度,而宦官们便将骰子称为锉角媒人。第二种便是蝶幸之法,即春秋之际,令后宫女子们在门前栽花,玄宗自己则追着蝴蝶游走,蝴蝶落在谁的门前,当晚便留宿在该嫔妃处。
正如前文所说,明朝以前皇帝相对较为随心所欲,后宫的规模和后妃的人数完全取决于皇帝个人的喜好。而自唐玄宗以后,帝王后宫的宫女人数又开始回落,随着明清时期后宫制度的逐渐完善,两朝的宫女数量始终维持在万人上下。
当然,以上只是指后宫规模,那些女子只是作为帝王的备选嫔妃罢了,即使一个帝王再有精力,也根本无法在有限时间内进行全面宠幸,而能够有幸获得册封的,更是少之又少了。例如隋炀帝杨广,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好色皇帝,其所册封的妃嫔也不过9人而已。
因此,个人认为将后宫的宫女全部算作皇帝的妃嫔(妻子),显然是不太合理的,毕竟大多数宫女就算受到了宠幸,也都是无名无分的。
如果只计算获得册封的妃嫔,历史上妃嫔最多的皇帝,应该主要有以下五位。
1、宋徽宗赵佶。据说宋徽宗赵佶有封号的妃嫔及女官共143人,无封号的宫女则多达504人。而目前见于史料的则有172位,其中皇后5位,贵妃4位,妃2位,贵仪2位,淑仪3位,婉仪2位,顺仪1位,顺容2位,淑容2位,婉容4位,昭仪3位,昭容3位,昭媛2位,修仪2位,修容3位,修媛1位,充仪2位,充容2位,充媛3位,婕妤12位,才人17位,贵人8位,美人8位,国夫人16位,郡夫人20位,夫人43位。
2、明世宗朱厚熜。朱厚熜的后宫嫔妃有79位,其中皇后4位,皇贵妃3位,妃41位,嫔31位。
3、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后宫嫔妃有66位,其中皇后4位,皇贵妃3位,贵妃1位,妃11位,嫔10位,贵人14位,庶妃4位,常在9位,答应9位。
4、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后宫嫔妃有41位,其中皇后4位,皇贵妃5位,贵妃5位,妃6位,嫔6位,贵人12位,常在4位,答应2位。
5、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后宫嫔妃有38位,其中皇后3位,嫔妃10位,昭仪6位,婕妤2位,美人4位,才人13位。
此外,关于帝王的后宫嫔妃数量,野史和文人笔记往往有着极为夸张的数字,但这些妃嫔的姓名却又不见于史料,因而并未将其纳入。例如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后妃据记载只有40多人,但也有500多人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