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常常盯着电视里的歌手或者演员的脸看。想,化了妆的歌手和化了妆的京剧演员有什么不同呢?
化了妆的歌手下了舞台,走到街上还算个正常人。但是京剧演员,却怎么也得先卸了妆再回家。为什么有这个区别?根本上来讲,难道大家不都是用一些带有颜色的东西在脸上有技巧有目的地涂来涂去么?就像画画一样?
根据环球科学的一篇文章:科学家们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从很多人脸的照片里提取各种面部尺寸,比如鼻子的长度,眼睛的尺寸,然后计算平均值,再通过计算机制作出一张最“平均的脸”,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认为这张“大众脸”最有吸引力。之后研究者又让志愿者给一些脸的照片打分,有的脸只看一次,有的脸可以多看几次。结果发现,被看的次数多的脸,能得到更高的分数。
这就得到了一个解释:那个最平均的脸为什么受欢迎呢?因为脸熟,见得多。脸熟就受欢迎么?是的。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曝光效应”。我百度了一下,来,看图。
“我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当然,我们也会正常化自己熟悉的事物。
女人化妆的历史古已有之,最开始只有达官贵人才化妆,以此来显示贵重的身份。渐渐地,文化发展、改变,化妆走向平民化。它变成了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我们就“见怪不怪”,把怪事正常化了。歌手化妆,可浓可淡,但依然属于“正常化妆”的范畴。而京剧演员的妆,只限于京剧舞台上,它离“正常的妆容”相差实在太大。
所以,虽然同样是在脸上涂涂画画,世人对两种妆容的态度却截然不同。
可以后会怎么样呢?几百年后?几千年后?让我来极端地胡乱猜想下。
有可能,以后女人化妆会越来越浓,以至于世人逐渐习惯了女人化浓妆,以此为正常。所以主流观念可能会嘲笑那些不化妆的女人,认为她们真是粗俗。甚至,说不定,更夸张点,京剧的那种妆也能走进生活呢?也被主流“见怪不怪”了呢?
也有可能,以后素颜越来越受推崇,以至于化妆这个东西要消失了。那时的人们再来看我们现在这段历史:哇,那时候的人真搞笑,可以贴那么长的假睫毛在眼睛上,还要把眼睛画的黑漆漆的。丑死了。他们那时的眼光恐怕比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一个画着京剧妆容的人在餐馆吃饭还要惊讶和不理解。
也许我是过于夸张了。但文化难道不就是这样发展的么?
文化容纳的东西,往往都是人们习惯了的东西。文化排斥的东西,是不是只是因为见得太少呢?等到见得少的那代人都死去了,见得多的人,还有见得更多的人,逐渐把这原本被排斥的部分收纳进文化。自此,文化就这样发展了一步。
所以本质上,歌手的妆和京剧演员的妆的地位不同,不过是文化对二者的印象不同罢了。而文化由我们人类一步一步发展得来,同时我们又随时生活在文化里,被文化所规定和局限。我们的对错,美丑,无一不是文化的产物。我们的对错,美丑,随时可能随着文化的发展而改变,甚至调换。
我经常暗自感叹,文化真是一种恐怖的东西。它不过是一种氛围,但我们只要一天活在这个氛围里,就难以逃脱它对我们的塑造。如果想彻底远离一种文化,恐怕就必须与这种文化的人彻底隔绝才行吧。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我记得我第一次吃南方的肉粽,简直难以下咽。期待中蜜枣的甘甜,突然变成了冷腻,味蕾猝不及防,大脑也猝不及防。就像一种老旧的文化被入侵,第一反应只能是排异。
但事实上,肉粽真的难吃么?当然不是,它是闽南风味小吃,备受人们喜爱。我只是恰好接受的是北方文化的熏陶,蜜枣粽的味道在味觉和大脑面前曝光的最多,太熟悉,所以它更好吃。
而已。
北方人喜爱的蜜枣粽,恐怕在南方也有相似的遭遇。
肉粽和蜜枣粽到底哪个好吃?这判决权恐怕不在你我。而在于文化。
所以,我们真的有自由意志么?我们真的有判断力么?
文化,它悄无声息地,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种决定,每一个判断,它甚至决定我们的味觉是享受还是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