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华佗把已整理出来的一部医学书稿<青囊书>交给狱吏,并告诉他:“此可以活人。”但是狱吏怕受到牵累,不敢接受。华佗在极度悲愤中把它烧了。
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一代名医华佗究竟犯了什么罪,使曹操非要致他于死地呢?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时刻心系天下百姓的疾苦,不肯服侍权贵的华佗,他不畏权贵,借关羽刮骨疗毒之英雄气概讽刺曹操胆小多疑,让曹颜面扫地,后因强留华佗做他的侍医。华佗不从曹操征召,遂为所杀。
此事三国演义七十八回中中做了详细描述。
操即差人星夜请华佗入内,令诊脉视疾。佗曰:“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操大怒曰:“汝要杀孤耶!”佗曰:“大王曾闻关公中毒箭,伤其右臂,某刮骨疗毒,关公略无惧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操曰:“臂痛可刮,脑袋安可砍开?汝必与关公情熟,乘此机会,欲报仇耳!”呼左右拿下狱中,拷问其情。
多疑的曹操以为华佗是要借机杀他,于是命令左右将华佗收监拷问,致使一代神医屈死在狱中。
三国演义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色彩,对曹操的着墨也带足了有色眼镜,所讲内容三分实七分虚。
华佗死于建安十三年,即208年,而关羽攻打樊城时,被毒箭射中右臂,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即219年,此时距离华佗被杀十一年,能为关羽做“刮骨疗毒”手术的肯定不是华佗。
但是,三国演义有一点却是真实存在的,历史上为关于的华佗确实是死于曹操之手,只是没有利斧取风涎一说,曹操贵为丞相,而华佗只是乡间医生,何事非要置他于死地呢?
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头风病时有发作,发作时痛不欲生,心乱目眩,不能理事,军医们对此都束手无策。有人推荐民间名医华佗来试试,华佗到来后,不紧不慢,拿一根长针出来,对着曹操的胭俞穴扎了下去,竟然针到病除,“佗针鬲,随手而差。”看来这神医的名头真不是盖的。
曹操对华佗的医术自然是大加佩服,正要重赏,没想到华佗接下来的一句话把曹操燃起的希望瞬间烧灭。
华佗说:“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意思是说,你的病在短期内很难彻底治好,即使长期治疗,也只能苟延岁月。
曹操一听就炸了,想自已盖世英雄,竟要被这头风病折磨,刚想发作,想到头痛时痛不欲生的感觉,又忍住了。
曹操轻声细语的问华佗:“先生可留在营中,随时诊治,我可许你一世荣华富贵。”
华佗抬眼看了看由于长期征战饱经风霜的曹操,叩首一拜说道:“老夫感念丞相厚爱,只是近日收到家书,家中有事需要回去处理,等处理完家事再议不迟。”
华佗知道,“头风”病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病,需要长期精神放松,营养均衡的加以调理,才会逐渐慢慢康复,而曹操要运筹帷握,长期兵马劳顿,忧心战事,心情不可能放松,长期在军营,营养也必不会均衡,对于病情有害无益,头风病只会逐渐加重。
确实,即使放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很多头痛病仍然无法找到病因,在古代的医疗条件下,想要彻底治愈确实很困难,华佗虽为神医,也未必有治愈的良策。
华佗借口家里有事离开了,而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在日日加重,每次病发,都极其渴望华佗神医的那根长针。曹操越来越感觉自已对华佗的依赖。于是,曹操多次写信向华佗诉说思念之苦,盼望先生及早归来。
而华佗闲云野鹤习惯了,在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多好,长期待在军营里,随军打仗居无定所,被人差遣,还要忍受背井离乡之苦,因此,总是以妻子生病离不开人为由拖着不肯走。
刚开始写信,曹操还极尽客气,语气诚挚感人,没想到华佗一再打太极,曹操的耐心在一点点消磨,终于在一次头痛病发后,曹操命令郡县官员将华佗遣送回来,但华佗依然固执不肯回。曹操大怒,派人前去查看,并命令说如果华佗的妻子果真病了,就赐给四十斛小豆,并放宽期限;如果华佗说谎,就拘捕押送他回来。
最终,得知华佗只是借故不出,他妻子在家身体康健,曹操怒了,随即下令将华佗投致监狱拷问致死。
华佗死后,曹操头痛时有发作,普天之下,真还找不出第二个可以手到痛除之人,每发作一次,他都会想起华佗的那根神针,只可惜军中那么多医生,终究没有一个人会用,敢用。
曹操虽时时念及华佗,但依然固执地和别人说,杀华佗这个人他从来就不后悔,为什么呢?因为华佗是个小人,明明能治好这病,却故意拖着,就是想借此抬高自己的身价,如果不杀他,他也会拿此病做长期要挟,不会为他断了病根的。曹操原话“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
其实,病发时曹操未尝不曾后悔。这或许是他为自已行为的一句开脱,人都死了,后悔又有何用,自寻烦恼还遭世人耻笑。只是后来在他的爱子仓舒病重的时候,还是流露了悔恨之心,“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杀华佗一事终究还是被他惦记在心。
假如曹操不杀华佗,会怎样呢?我们来设想一下。
他可以礼贤下士,像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借个外出巡游的机会拜访华佗先生,拿出诚心再三邀请,指不定根本不用三顾,华佗先生就会感动,死心踏地 的为他诊病。
他可以给华先生一个自由的空间,不一定非去军营守着,毕竟已经六十几岁的高龄,叶落归根,年纪大了不愿离开故土也是情有可原。曹丞相可以出资在华佗家乡为其开办医馆,让华先生潜心研究医学,带徒弟,教徒弟,惠及四方的同时,说不定真能研究出治疗头风病的方子来。
退一万步讲,即使华佗真的如他所言,以诊病相要挟谋求个一官半职,封他一职又有何不可?华佗也曾是士人,熟读四书五经,把他留在身边,一可诊病,二可排忧解难,又有何不可?
只是曹操终究咽不下那口气,容不下被欺骗,被无视,也小看了华佗的医术,盛怒之下杀了华佗,也断了自已的后路,杀名医的名声在外,天下名医都唯恐避之而无不及,哪还有人敢自去请命为曹效命诊治,稍不如意可是砍头的罪啊!
杀了华佗,华佗手下弟子自是对之恨之入骨,必毫无保留的为敌军效命,流传于世的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就是华佗的弟子执刀。
历史没有假如,时至今日,重提旧案,我们仍要叹息惋惜发明麻沸散,并且开外科医术之先河的一代名医华佗因小事被曹操杀害,同时,我们也遗憾曹操这一世英雄,在这件事上做的真不英明,因一时怄气,不仅自已又忍受了十几年头风病折磨,还因拯救无方,失去了爱子的性命,并且在历史上留下了杀名医的坏名声被千古流传。
本可以留神医性命,在历史上留下爱惜时人才的美名,却因了他一时的任性,枉丧了两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