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拾璎
去年读周汝昌校订八十回《石头记》,周先生在评论其真笔与伪笔时说,真笔高超简净,情景内充,伪笔则扭捏造作,俗气浮于纸面。
以言仔细一对比,书中真笔、伪笔高下立判。
虽然我们每个人仰视的大家不一样,但这几位总是公认的吧:老子,庄子,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苏东坡。
您看他们几个,谁的文字不高超简净,不给人以无穷无尽的遐思和想象?
这些人我思考过无数次,他们身上只有天才吗?
当然,对这些大家中的大家,天才对他们的成就和高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两方面,读书和思考,可以忽略吗?
考察这些人的家世,你看他们哪个不是读书万卷,又有高明的父辈高屋建瓴的引导?哪个不是对万事万物思考透辟,才产生响彻千古的金玉之声?
打开《道德经》,老子的哪句话不值得运用于我们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和生活?一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就曾给我带来无数次启迪。
这些伟大的人物为什么能这样?人家除了天才,还把书读透了,把事想透了。
再看看咱们简书中的一些作者,不断有这样的文章,“我一年读了200本书,就向大家推荐这20本”,他们推荐的理由,有很多是简要介绍一下某本书,没有一点深度思考的痕迹,更无自己的真知灼见。
这样的文章,我起初看了后,大呼上当,此后不管他阅读量和点赞量有多少,都没有兴趣了:你一年读几百本书,你翻页吧?吓唬谁呢!
真正对一个人产生影响的,是那些读深读透的书
在决定写这些文字之前,我认真数了数书架上我读过的书,又沉思默想了很久,我终于知道了从小到大,我到底读了多少书。
我大概读了2000本左右。2000本?这要让简书首页那些动不动一年读了几百本的大神们知道,还不寒碜死我?!
要是再往下说,他们就更不屑了!
在这大约2000本读过的书中,我读过两遍的不到100本。读过3遍以上的不到30本。
可是,对我现在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思考、审美、写文、生活方式等等产生影响的,主要就是这30本书。
可是,就这小小的30本,我都读了二三十年啊!
文章初读的时候,自然会有许多想法,但相法不叫思想,更不能称为哲思。想法经过深思熟虑这项工序后,才可能形成思想,思想再升华,独具一格,才叫真知灼见,写出文章来,要言不烦!
文笔和阅读这两个问题都好解决,关键就在思考!
文笔好,阅读多,思考浅的文章长得啥样?
我们在一些文摘类的公号上经常看到这样的小豆腐块,文笔流畅,体型纤巧,内容风雅,不知不觉读完了。可是,读完跟没读过一样。蜻蜓点水,微风吹面,不能在心里留下任何印象。
还有一类文,作者好像读过很多书,很多文章,说这个,道那个,由此及彼,旁征博引,行文也很流畅,等到结束的时候,我想,你总得给我点惊喜吧!一看,还是说人家说过的。白白耽误时间,恨不得踢他一脚!
这都是文笔不错,阅读量不少,思考浅显,没有真知灼见的文章。
文笔好,缺乏思想,就像一个长得漂亮的小姑娘,因为缺乏内涵,仔细一看,便觉得呆板,无趣,就像《傲慢与偏见》里班内特家里的三姑娘玛丽,钢琴弹得再流畅,书读得再多,也觉得无趣无味,不再想跟她有更深的交往了。
这种文章一开始不大容易看出来,读得多了,自然练就一副火眼金睛,读一段就看出来了。当然,骗一般读者还是可以的。
文笔好,阅读多,思考深的文章长得啥样?
我们看剧的时候,那些骨灰级的演员往往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就能让观众记住他,在心里定格一辈子,而差的演员,哪怕都是他的戏,长篇大套地述说,也让人昏昏欲睡。
好文章就像好剧,长短适宜,裁剪得当。你看《琅琊榜》,该简略的内容,一句话都不多说,需要铺陈的,多长都不俭省。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
为什么会这样?
写文章,只有思想贫乏时才会虚饰油浮,拖沓冗长,卖弄词藻。一个人彻底想透一个事情时,往往一语中的,平底一声雷,根本不需要铺排。
没想透时,才会在措辞上下功夫,当然会扭扭捏捏,绕圈子。
所以,所谓好文章一般偏短,既能文采斐然,还蕴含深刻透彻的思想!
所以,文笔固然重要,但重中之重,还是多读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