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派赤几马拉博的生活 目录
上一章:外派赤几马拉博的生活 第四章 可怕的酒桌文化
1. 地理概况
非洲中西部几内亚湾由比奥科等火山岛组成,而马拉博(西语:Malabo),作为赤道几内亚的首都,位于比奥科岛的北端,因此又被成为几内亚湾的明珠。马拉博西濒大西洋,北接喀麦隆,东、南与加蓬交界,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平均气温25°,一年无四季,只有旱季和雨季的差别。旱季是从11月到次年4月,之后从4月份逐渐过渡到雨季,8、9月份为雨季的最高峰,平均一天要下两场雨左右。因为临近大西洋的缘故,无论是旱季还是雨季,早晚的气候都很凉爽,特别是太阳落山之后,大西洋的海风吹散了一天的炎热,说不出的舒适和惬意。
我最爱的是雨季的马拉博,雨过天晴,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大朵大朵的云彩飘浮在天空中,像棉花糖一样洁白无瑕,它们像最神奇的魔术师,千姿百态,变化万千,有时像奔腾的浪花,有时像柔软的羽毛,有时则像张着大嘴的鳄鱼。风吹云动天不动,那一片片的洁白的云彩,飘着飘着,慢慢地被风儿扯成一丝丝,一缕缕,然后,又渐渐地化进了蓝天里。
2. 经济来源,农业发展
马拉博原来的名字是圣伊莎贝尔,后来为了纪念抗击殖民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城市就以他的名字命名,改为马拉博,它是赤道几内亚的首都和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自从1991年发现石油之后,赤几一夜暴富,此后的经济发展主要靠石油出口。在赤几开采石油的主要是美孚、埃尔夫等美国和法国石油公司。这些公司在赤几购买原油后,运回本国提炼加工,再把加工过的石油卖给赤几政府。
但不管怎么说,就像在自家院子里挖出金子的贫农,赤几政府摇身一变,还是成了土财主。有了钱,政府开始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中国建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遍地开花,且看马拉博大部分的建筑完全是熟悉的中国风格。
但是,赤道几内亚的农业发展十分落后,粮食不能自给,大部分的食品都是进口邻国喀麦隆和西班牙。超市的货架上摆放的全是来自西班牙的进口饼干、罐头、面包、水果等。想当年我第一次去超市时,各种熟悉的食品让我有一种又回到西班牙留学的错觉。完全依赖进口的食物供给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如果进口货物的船期延误,超市的货架往往会空上好几个星期,导致物资短缺;二是食品的价格高的离谱,比如一个西瓜4000非郎,一小盒葡萄3500非郎。赤几的货币最大的面值是10000非郎的纸币,最小的是25非郎的硬币,目前的汇率是100西非法郎可以兑换1.12人民币。也就意味着,在首都马拉博,40元一个的西瓜,25元/KG的橙子,5、6元一个的难吃的小苹果都是很普遍的。
勤劳的中国人民在非洲广袤肥沃的土地上大展拳脚,圈起大片耕地,种些水果蔬菜,勤勤恳恳地打理,也能发家致富。为了节约成本,我们项目也开垦了一大片菜地,大部分蔬菜都能实现自给自足。由于气候的原因,马拉博的土壤尤其肥沃,加上充足的雨水和光照条件,只需要播下种子,偶尔除除草、施施肥、浇浇水,两三个月之后就能迎接喜人的大丰收了。等到了收获的季节,满园子都是个顶个的巨大冬瓜,割了一茬又一茬的韭菜,鲜嫩多汁的大葱,颗粒饱满的玉米,爽脆可口的黄瓜,还有一池塘活蹦乱跳的红鱼……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赤道几内亚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如此的得天独厚,当地人为何不大力发展农业,实现粮食自给,还要依赖进口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之前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通过和当地人聊天,我明白了:一是政府不支持,发展农业的利润太小,急功近利的赤几政府看不到长远的收益;二是赤几人太过懒惰,他们觉得既然靠着一棵芒果树就能吃饱,为什么还要辛苦劳作呢?三是政治因素,有传言称,当年为了争夺首都所在的岛屿,赤几政府和邻国喀麦隆签订了贸易协定,承诺必须要进口喀麦隆的果蔬肉类,其真实性就不得而知了。
也许赤几政府有自己的考量,但是我觉得农业是国之根本,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最基本保障。如果一个国家的根基都不稳固,谈何以后的发展和强盛呢?
每一次进城去,我看着大片大片的荒芜的肥沃的可耕地,心里都是一阵惋惜。
(接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