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简友给我发简信,说:“我刷了一遍你所有有关写作的文章,很激动,因为get到许多写作技巧。我还报了两门写作课程,了解到不少写作方法。但是,我还是写不出来,怎么办?”
无独有偶,今天一位朋友倾诉:“我想写作,但是我就是怕,特别恐惧,因为我文笔太差。我有满肚子的话,就是写不出来……”
针对这些情况,谈谈我的看法。
1.你为什么要写作?
在写作之前,必须好好想想这个问题。
虽然现在很多大咖都宣称写作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自我投资,虽然很多人通过写作月入上万,甚至实现了财务自由,虽然越来越多的人扑腾进了写作的浪潮之中,但是你仍需要好好想一想:“我为什么想写作,我是真的喜欢写作吗?”
有时,迟迟不愿意去做一件事情,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不感兴趣。
有没有可能,你只是看到许多牛人在强调写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写作,有人通过写作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所以你感觉到焦虑,认为自己也应该学习写作。
只不过,因为自己本身并不感兴趣,所以就算报了很多课,了解了很多写作方法,仍然难以驱动自己去写。
《财务自由之路》一书提出过一个观点:许多人之所以不能变得富有,是因为他从打心底认为钱不是个什么好东西。
赚钱是这样,写作亦如是。你的身体走在了写作的道路上,但是你的大脑却在暗暗叫嚣“不感兴趣”,同时想尽办法阻止你去做这件事。
很多事情没能开始、不能坚持,是因为身体在行动,思想还停留在过去。
作者博多·舍费尔曾在书中写道:“记住,你的生活就是你信仰的体现。”
所以,好好剖析一下自己的内心。写作是件很有价值的事情,但并不代表你其他感兴趣的事情就没有价值,比如手绘、演讲、英语、收纳整理、厨艺、育儿等等等等。
2.开始阶段,允许自己写不好
一岁的孩子学走路,跌跌撞撞,还会经常摔跤。但是,没有人会嘲笑ta走得不稳。
一岁的孩子学说话,咿咿呀呀,字音模糊。但是,没人会讥讽ta口齿不清。
《封神榜》里,哪吒一出生就会跑会跳,会喊爹娘,结果就是被当成了妖怪。
所以,面对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在开始阶段一定要允许自己做得不好。千万别觉得自己是大人就该事事精通,什么事一学就上手。
最开始写的时候,要有一种信念——“我有权力写出世界上最烂的文章!”
相信我,你的文章不会是世界上最烂的。
不可否认,世界上有那种特别有天赋的作家,但对我们普通人,在刚开始写的时候,还是应该对自己多一丝包容。
何况,那些现在特别火的作家,在写作路上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年也曾被拒稿无数。
比如说,有编辑是这么评价斯蒂芬·金的《魔女嘉莉》的:“我们对于有关消极乌托邦的科幻小说不感兴趣,这样的书卖不出去。”
再举个例子,J.K.罗琳,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找到一个出版社愿意出版《哈利波特》系列的第一部小说,出版价2500英镑。临别时她的出版商海这么说:“你永远别指望从儿童小说上赚什么钱。”
你看,这些风靡全球的大作家,也并非事事如意一夜成名。
开始阶段,无需对自己太苛刻,请允许自己写不好。不允许自己犯错,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
3.写你熟悉的
别要求自己写出鸿篇巨著,刚开始学写作,可以写自己熟悉的,从身边的家人、自己的工作、路边的花花草草、自己的情绪变化等入手。
古典老师曾在《超级个体》提出新手写作最好的进阶之路是:尽快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提高自我观察和表达能力;在工作中大量使用记录和文档型写作,提高自己的思维深度。
不少后来成名的作家都是从写身边的小事开始的,比如娜塔莉·戈德堡在《写出我心》一书中曾写道:
我想记录我的家族故事,记录那些只有我知道的故事,记录我的初吻,记录我最新的发型,记录山上鼠尾草的味道,记录我与内布拉斯加州平原的亲密接触。
心理咨询专家、著有全球畅销书《别为小事抓狂》系列的理查德·卡尔森也曾说过:“我没有自作聪明,也没有夸夸其谈,张嘴闭嘴大谈心理学术语,我只是写那些寻常普通的事,所以人们才觉得和自己息息相关。”
如果你觉得这些例子太遥远,其实在我们身边也经常能看到有人写孩子的成长记录,有人写工作上零零碎碎的想法,有人写家里柴米油盐的小事,有人普及自己的专业知识,或者教别人自己熟悉的东西。
这些文章不讲究篇幅,或温馨,或有趣,或能开拓眼界,让人了解新知。无论读者多少,至少在写的那一刻,他们是开心的,这就足矣。
想想看,若干年后,他们翻看这些文章,会产生无限感慨:
“天啦,我的孩子小时候这么萌……”
“哎呀,当年我还有这种想法……”
时光荏苒,就算是写自己的身边事,至少也能在岁月长河中留下一抹印记。
如果你不知道从哪下笔,那就写自己熟悉的人与事,写四周的风景。
我始终认为,写作是一件悦己怡人的事情。先悦己再怡人,最好自嗨的同时又让读者嗨。
与自己进行一场对话,确定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写作;在开始阶段,别做自己的差评师,对自己的文章多一丝包容与耐心,允许自己成长缓慢;心有千万言,笔端无一字,那就从自己熟悉的开始写起。
特别喜欢娜塔莉·戈德堡关于写作的见解:“写作是一条小径,让我们得以在小径中和自己相逢、相知、相守。”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