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时代的娱乐明星往往通过人设撑起定位,通过塑造人设来迎合粉丝大众对偶像的心理需求,才能获得更多的流量与支持。其实在网络时代,普通网友也有着自己人设的“包装”。
从最近热门的“王凤雅事件”中看,在网络上,人人都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任意批判。
互联网时代已经成为面具时代,人们带着伪善的面具不分青红皂白怒斥社会的丑恶、人性的阴暗,而高道德面具的背后却是无知的表现。
4月9日,一位名为“作家陈岚”的微博户发微博实名举报,“3岁的王凤雅疑似被亲生父母虐待致死”。此后王凤雅小朋友去世以及其家人在“水滴筹”中募捐的事实被网友各种挖掘与改编。
募集15万元、王凤雅的家人重男轻女、用给女儿治病的钱为儿子治疗唇腭裂等不实信息被网友及自媒体用户疯狂转载和二度改编。
4月18日“明白漫画”编辑卷卷创作并发布漫画《“救我……”3岁女婴正在等待被父母拖死》,以漫画形式“重塑”事实。
漫画中不乏“这是造了啥孽!怎么生出那个东西!她那个脸太恶心了,俺看了都想吐……”、“当初以为是儿子的嘛,要不然怎么可能生下来”等“王凤雅家人”的对话内容。
漫画实际上纯属编造,却被众多网友当真,引发无数恶毒评论,“祝渣滓早日得报应,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这种人应该直接阉割。免得给孩子带来痛苦”等。
5月24日,“槽点”公众号发布文章《王凤雅小朋友之死》,更是直接声称“王凤雅小朋友永远摆脱了罪恶的父母,离开了人世”,将网友的愤怒推向高潮。网友纷纷发评论泄愤,“简直恶心”、“无法原谅”、“法制在哪里?”
流量时代,新媒体、自媒体等账号深知网友易怒点,善于在原本平常的事实上添油加醋,通过营造或夸张性别歧视、性取向歧视等舆论热点话题来博得网友眼球,激发网友愤怒。
而网友方面,则缺乏了解事实的耐心。仅凭一篇文章、一幅漫画就对自己所认为的整个事件深信不疑,一面自我感动,一面佯装愤怒,不明所以地向当事人怒抛石子,自我心理却得到了满足感的填充。浅层的愤怒与深度的无知成为面具时代网友们的人设概貌。
王凤雅事件尚在发酵中,网友应懂得质疑,不论是事件当事人的说辞还是旁观者的态度,都不应该成为接近事实的唯一途径。否则,再高尚的面具下也只是键盘侠麻木的面孔。口水狂喷的背后,言语的利刃早已划开无辜者心的伤口,且再无法修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