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涔汐
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歌德
壹
早一段时间看到一个泰国的广告《再也回不来的乞丐》。
泰国的广告经常拍得像电影,相当精彩。整部广告我看了几十遍,每一次非常震撼心灵,受益匪浅。
故事讲述的是,有一天一个文具店老板,开门发现外面躺着一个衣衫不整,蓬头垢面的乞丐,露宿在自己的店门口。一看脏兮兮的乞丐,老板脾气就上来了,直接一盆凉水泼在正在熟睡的乞丐头上。
立刻惊醒了乞丐,从此这个乞丐跟文具店老板结下了特殊的缘分。
每天早上老板开门总能看到这个乞丐,老板非常厌烦,为此对他百般虐待,就是为了赶走乞丐。
有时泼凉水,有时用扫帚赶,斥责大骂,甚至白天戏谑追赶乞丐,街坊邻居都看不下去老板的冷酷,指责老板的无情,奈何乞丐还是不走。
白天看着老板追赶出来,乞丐就跑,晚上照样露宿在文具店外面。
有一天早上文具店老板早早起来,闻到门前骚臭味儿,再看看乞丐还躺在店门口呼呼大睡,寻思着,肯定是乞丐在自家门口小便了,二话没说对乞丐拳打脚踢,恨不得把乞丐千刀万剐,吓得乞丐惊恐不已。
貳
后来,老板每天早上起来,再也没有发现乞丐了,一天又一天过去了。老板好奇,就打开店里的摄像查看乞丐的行踪。
看到了录像中,自己每天对乞丐如此冷酷,心中有些悔意。他又看看半夜乞丐的活动,原来每天晚上乞丐在没人的时候,帮老板打扫门外的垃圾。
原来门前的异味是路边素质低下的混混干的,乞丐看不下去,反而赶走了那个低素质的人。一切都错怪了乞丐,看着看着老板默默落泪了。
乞丐就像这个文具店的守护神,每天晚上守护着文具店,晚上冻得饥寒交迫也不肯离开,尽管文具店老板对他再不好,他也没走。
但是,有一天半夜,小偷要盗窃文具店,正在行窃的时候,刚好被乞丐发现,乞丐为了保护文具店财物安全,奋不顾身跟两个盗贼搏斗。
本来乞丐被盗贼踩在脚底,躺在地上无法动弹,但他仍然抗争到底,最后被其中一个盗贼拿起锋利的匕首一刀致命。
当从屏幕上看到乞丐抱着受伤的肚子,痛苦的倒下在血泊里时,文具店老板嚎啕大哭,痛哭流涕。
他以为的那个好吃懒做,破衣烂衫,素质低下,浑身恶臭的乞丐,原来如此的善良正义勇敢,默默无闻为自己做了这么多的事,没看的到才是事情的真相。
看完这个广告后,我时常反省良久,不要随便用偏见的眼光去评价,随意揣度别人,人与人之间更多的应该是善意理解和同情。
文具店附近的邻居们多么善良,看不惯老板如此冷漠,路人看到乞丐饥饿,主动送上食物。反倒这个文具店老板,如此冷血偏见对待这个乞丐,他有什么错,不就是借个地方露宿吗?
最后反省过来,却追悔莫及,良心饱受煎熬!
叁
我曾经看到一个外国的一个视频的故事。
一个阳光的男孩儿早上去公园跑步,在公园的座位旁边热身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儿,坐在椅子上画画。
这个男孩儿非常礼貌的跟女孩儿打招呼,说了几句赞美女孩儿的话。
女孩儿没有搭理这个男孩儿,男孩儿后来又多交流了几句,女孩儿还是没有搭理。后来男孩儿觉得女孩儿如此傲气,非常生气,扔了几句话,自己跑步去了。
跑了几圈回来,发现椅子上留下一张纸,上面是一副女孩儿画的画和一句话:如果我冒犯了你,真的很抱歉,因为我听不见。
这个男孩儿看完后,非常后悔自己出言不逊。结尾出现了一句英文:Do not be too quick to judge.
我们总是被眼前看到事物迷惑,而急于下定义,而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或许真相往往在你没看到的地方。
所以不要急于带有偏见的对身边的事物评价,因为你的偏见或许伤害了一个善良的人。
肆
一单身女子搬了家,晚上忽然停电,她赶紧点起了蜡烛,忽听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女子想:天哪,刚来就借东西,以后就更没完没了了。于是她冷冰冰地说:"没有!"
小孩笑了, 还带着一丝得意:“我就知道你家没有!妈妈怕你害怕,让我给你送蜡烛来了。
我们往往带有恶意偏见揣度别人的时候,或许对方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只有了解透彻,做出的判断才是最精准的,才能避免伤害别人的善意。
为什么越是层次高的人,越对自己的语言和观点非常慎重?
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很多真相往往都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而不负责任的恶意会伤害很多无辜的人,所以他们做到了谨言慎行。
歌德曾经说过:大量善行可能出于严厉,更多的是出于爱,但最多的还是出于清晰的了解和无偏见的公正。
不要轻易评论一个你不了解的人,因为你看到或许不是真相,那么你的评论或许就是不负责任。
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是带着一颗善良慈悲的心,用一个智慧的眼光分辨是非对错,客观公正的善待身边的人和事,而不是用恶意和偏见随便下定义,去伤害无辜善良的人!
张涔汐:头发虽长,见识不短;眼光虽毒,嘴巴不毒,以犀利的文笔,让你的认知突围。畅销书《你的努力,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微博@张涔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