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想,自己到底是怎么进步的,现在我突然发现,是文字记录的方式,让我成长。有那么一些人,属于不写下来形成文字就不会思考的人。我想我大概是属于这一类人。
小时候,爸爸教我一个思考习惯。每当有重大的决定需要去做的时候,他都让我去拿两张空白的A4纸,然后分别把每个决定的优点缺点都一条一条罗列写下来。因为很多时候,在大脑里再清晰的思路,依然是浑浊的,只有当形成文字,一一排开,才会一目了然,直截了当,呈现结论。
小时候,我常常看见周围的叔叔阿姨在做采访,别人一边说,他们一边写,等演讲的人讲完,他们也写完了,之后就拿回来整理成了一个现场速记或者新闻稿。有时候我还会看见那些打字比较慢的叔叔阿姨,委托打字飞快的小姑娘帮忙,他们在电脑旁一边思考一边说,小姑娘们一边飞快地在键盘上打字,有时候思考错了,又会删除很多,再重现录入。最后完成一份稿件拿去发表。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我小时候常常听到的话。爸爸教我如何拿钢笔,如何做摘抄笔记,如何写作文。从小学开始,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做剪贴本,就是在那个纸媒报纸时代,我会认真地把报纸上的好文章剪下来,然后分门别类贴在厚厚的A4笔记本上,用彩色的笔画出好句子,文章旁边还写上自己的小感悟或者画画小动物。一学期下来,剪贴本能做很多本。后来,我们语文老师还特地让我把所有的剪贴本拿去班里让大家传阅翻看,学习,号召大家一起做剪贴本。
那是小时侯的习惯,直到现在,报纸没有了,我就只好把喜欢的句子都写在本子上。用彩笔画标注,当然了,现在这个已经不叫剪贴本了。现在有个更时髦的名字,叫手帐。越来越多的人,成了手帐爱好者。其实就是这样的,手帐爱好者,都是不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无法清晰思考的人。
现在想来,我有很多事情,都是在不停地码字过程中,想明白的。就是我不是想明白才码字,我是想什么就写什么码成文字,码着码着,思路就清晰了。所以我可能是那种,不打字出来就不能正常思考的人。于是慢慢,我用这种方式记录了自己的成长。
写作码字就是一种真实的成长,有血有肉有痛苦有快乐。我现在回头看看去年写的东西,就会觉得特别幼稚。是的,我很嫌弃自己去年的文笔。就像明年今天,我再看看这篇文章,一定会嫌弃我现在的水平。真的是一场自我成长与进化,也是一种自我嫌弃与鞭策。惨不忍睹当初的文字,是好事,说明人在进步。
就是在这样一个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当中,我发现了真实的自己,没有逃避的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记录了一份成长过程。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用这种方式去成长,因为写作意味着刨析自己,袒露心声,暴露价值观,展示经历,所以我从来都认为,这是勇敢者的行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通过写作,看见自己。我知道我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知道我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我知道我最不想失去的东西是什么,我知道我可以割舍放弃的选择又是什么,什么事我想继续坚持,什么人我会愿意去等,什么代价我需要付出,都统统在文字记录的过程中,一清二楚,明明白白,斩钉截铁。
文字是一种思维,尽管刚开始的时候那样凌乱和不完整,甚至混乱,写着写着就突然能有所顿悟,然后有了逻辑,最后有了结论。文字就是一种修行,自己和自己的对话过程,跟打坐冥想是一样的道理。就像自己问自己,嗨,小姑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
每一个琐碎的片段都在整理思路,每一篇长篇大论都在汇聚精神,每一个完整的总结就是一次小小的成长经历。对我来说,写作就是一场修行,一个愿意永远坚持下去的习惯。且写且成长,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