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预科班的课程听完了四分之三,脑袋特别痛——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休息好,一方面是觉得接触到的东西需要好些天来消化。。。
本科完全没接触,完全是新世界的大门/(ㄒoㄒ)/~~
比如 VIE(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
按照老师的讲法就是:
首先,创始人要到英属维京群岛设立一个公司BVIa,其次,用BVIa公司和pe和公众股东共同在开曼群岛设立一个上市公司(用这个公司作为上市主体),然后利用这个上市公司再在英属维京群岛设立公司BVIb,第四步,用BVIb公司去香港设立离岸公司(壳),第五步,用这个壳去大陆设置外商投资企业,第六步,用外商投资企业去协议控制国内的经营实体。
知乎上一个很棒的举例回答是(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34851/answer/15800911)
以VIE上市的企业全名录及行业分析(《经理人》记者苏龙飞整理)
这其中扯到的那个壳差不多就是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
搜索科普答案参见http://www.zhihu.com/question/23322576
具体详解及案例是http://www.yangqiu.cn/jckjxx/992183.html
还有一个就是资产证券化
经营性法人机构将缺乏流动性但未来有稳定净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真实销售(真实地去卖给信托机构)、破产隔离、信托设立、资产分级、有限追索和信用增级等机制,发行资产支持债券的金融行为。(将资产转化为债券)
第一步要真实销售,金融机构要实实在在将这个资产卖给信托机制(可以是spv),第二步信托机构要发行债券——相当于破产隔离和信托设立,什么叫信托,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从金融机构买回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那么,形成这样一个资产池就实现了这样一种“破产隔离”——它是基于真实销售而存在的。因为前期真实销售了,所以未来资产原有的这个企业它如果说破产了,也不能将销售过的资产作为清算资产来计算——破产隔离。那么我们把资产销售给信托机构形成这样一个资产池,由这个信托机构委托管理这些资产——形成信托设立。信托机构它对它的资产池进行资产分级,因为资产池中有众多的资产,有一些的信用状况良好,有一些可能不是那么好,所以分级后再发行债券。信用情况不是那么好的资产可以通过信用增级机制来进行销售——比如为应收账款提供担保——对应收账款实现了信用增级。
通过这一系列操作之后,它发行了债券,别人购买了资产分级后的债券之后,它第一步的现金回流就实现了——这个现金回流不是针对资产销售的现金回流(因为资产卖给信托机构,信托机构通过资产分级等方式实现的销售是债券——所以这一步的现金回流是债券销售的现金回流。)现金回流给信托机构后,信托机构再把现金回流给金融机构——第二步的现金回流——资产销售的现金回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平衡计分卡的详解,集团间利益输送的介绍等内容,好在以前都有接触过,上面提到的这三点,看了一晚上也不敢说自己真正弄得特别懂,只是觉得人类真的很聪明啊,各种稀奇古怪的方式去玩,这些奇奇怪怪的招数也能想得出......